台灣太陽花學運
文:蕭家怡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年度間的交替總是來得喧鬧︰因為我們接觸的資訊太多、太雜,所以在年終與年初這些時間總需要些回顧、總結,讓我們細心想想過去一年究竟發生過甚麼事。
對台港澳三地而言,2014年都是風起雲湧的一年。台灣的太陽花、香港的黃傘奪去群眾的大部分視線焦點,固然是當地的年度大事,同樣,筆者認為澳門的反對《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下簡稱「反離補」)其實可跟以上兩者齊名,甚至成為澳門年度大事榜的首位。
澳門「反離補」遊行
香港「佔中」黃雨傘運動
想像的缺口
「反離補」之所以能登上澳門大事榜的首位,不在於它最後成功逼使政府撤回法案,也不在於它能引起外媒關注,而是在於兩方面,一是它所開啟的想像缺口︰不少政治冷感的澳門人在新媒體的動員下,向公共事務的參與踏出了第一步,五二五「反離補.反特權」大遊行的兩萬人、五二七包圍立法會的七千人,不單是一個數字上的紀錄,更是一種表態,說明一向被認定是「順民」、河蟹的澳門人也有憤怒的時刻,敢怒敢言,為「順民」標籤打開缺口,邀請澳門與非澳門人對此「身份」重新想像,也誘使澳門群眾對「民生與政治應互不相干」這一命題重新作出思考。
而除了群眾覺醒這種內部缺口外,「反離補」亦開拓了一種社運形式的新想像︰趕上了全球社會運動的大趨勢,一種擺脫以往由政治團體發動,轉成少數人自發、經由網絡動員,最後匯集到一定數目群眾參與的新興行/運動模式,同時,亦與太陽花學運及雨傘革命一樣,由青年動員、主導。可以這樣說,「反離補」一役所引起的激盪,令澳門在全球青年運動那波譎雲詭的洪流中,趕上了尾班車。
行動的高潮在於崔世安班子面對遊行、集會所顯示的民意壓力,在5月29日的記者會上宣佈撤回法案。一時之間,「光輝五月」、「澳門人民勝利了」等話,不絕於耳。必須承認,假如就單一議程而言,「反離補」是成功的,是以「光輝五月」一名來得順理成章。然而,這些光輝最後卻似乎沒有生出更多正面的結果,甚至因著這些光輝的耀眼,令我們忘卻本來的黑暗,直接間接誘發出更深層的打壓,這一點,正是筆者認為「反離補」成為首位的第二個原因。
光輝以外的其他
「反離補」後,緊接而來的六四晚會迎來了二千人參與的高人數紀錄,一時令人錯覺小城的民主進程將要向前邁進一大步,卻在2014的下半年接二連三出現了力度更大、層面更廣的打壓︰良心學者蘇鼎德、仇國平等因政治參與而被炒、澳大畢業生在畢業禮上舉牌被保安驅逐離場,同場亦有記者被粗暴拖離現場、澳廣視記者收到恐嚇信、民間公投的舉行幾遇波折、抹黑,最後更借個人資料辦公室之手來施刑,在公投當日拘捕義工,後更以《刑法典》來拘捕記者,打壓新聞自由、博彩工運領袖被控罪,對新聞工作、學術自由、社運等各方面都實施打壓。一直到了12月20日前,甚至連一歲嬰孩都因「對澳門內部保安穩定構成威脅」而被拒絕入境,可見監控力度之大,幾近瘋狂;「公民覺醒」晚會的寥寥人數,也證明了「反離補」的光輝,其實並沒有多少能成為前行路上的指向燈。
有人說,「反離補」是群眾的一場勝仗,對此,我同意;但如果將它放回整個民主抗爭的脈絡去看,我們必得承認︰我們贏了一場戰役,然後就在我們祝捷之際,對方已經密密練兵,準備下一階段的大力反攻,於是,一場小勝,導向了一個更難打的戰況。
然而,民主路向來都是既阻且長,有決心走下去的人,從來都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反之,是因為一直堅持才能看見希望。2015年,謹借五月天的一句歌詞,「就算失望,不能絕望」來跟大家共勉。
各位同路人,前路難行,猶幸並不孤單。
(獨立媒體網根據與論盡媒體之內容交換協議轉載此文,原文載於論盡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