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教?](/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圖片來自yahoo新聞
Yahoo 新聞:「南加州欺凌案,三中國留學生重囚」三名犯案的中國留學生分別是兩女一男,都是十九歲,受害的兩名留學生則是十六與十八歲。 據報導,三人犯案是因為「 覺得對方(十六歲女同學)不尊重她。至於虐待另一名女同學,則涉及感情糾紛及一次進食後沒有付錢。」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他們三人是從怎樣的家庭背景教育出來。
中國人似乎是最容易覺得自己「不被尊重」的民族,是因為苦日子過太久,一下子富起來,許許多多炫富的行徑,彷彿都是告訴世人自己的身份地位該有多高。人與人的相處往往是雙向,如果你對別人的態度不尊重,很難要求對方尊重你。
強國掘起,強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代表著大量消費。其他地區的人看起來對強國人必恭必敬,其實尊敬的並不是這個人本身,尊敬的只不過是他們口袋中的錢罷了。
在地鐵裡我們很少會爭坐位,但強國遊客,不論老少,在列車到站時多會推開其他乘客去爭一個坐位,有時一人佔兩個,然後大聲呼喚親朋過來坐。
和不同的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大致上大家都覺得這是因為國內人口多,競爭太大,所以習慣競爭,並且必定要爭贏。這是整體社會氣份使然,資源有限,所以不論什麼都要「爭」。這種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出發的行為,說好聽點叫「人不為己」吧。但當一個社會人人都只著眼自我利益,妄顧他人性命、財產、天然資源等等⋯⋯後果?我們已經有眼目睹了吧⋯⋯
案中三名犯案同學,大概也是在這種以我為尊的家庭,甚致社會教育下成長。加上一孩政策,能出國唸書的家境都應富裕,被捧在手心長大的孩子,在專寵中長大的孩子,也許特別容易覺得被冒犯,不被尊重。
其次,三名犯案同學以私刑去處理個人怒氣,解決個人不滿,這種想法,又是從何而來?同學們是從哪裡接收到「討厭一個人可以用私刑解決」這個概念?是他們成長的社會裡一直存在著?還是他們身邊一直都有這種情況?
網民留言,不少聲音說這些事在國內,看誰的官位夠大,誰家的錢多就已經私了。只不過這三名犯案同學不知道世界上有「法治」國家罷了。
看到這些留言,心裡不禁一寒。是否意味著他們這些變態的行徑,其實在國內時早就傷害過某些人?只不過因為家裡面子大,夠富有,就不了了之?
我們死守著引以為傲的香港價值,或許某程度也是怕我們的下一代會變成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