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的年代﹐隨著科技和交通發達﹐在世界兩個各角的地方隔離縮短了﹐隨著緊密的政治經濟合作關係﹐國與國之間的圍牆也倒下了。不論在那裏生活的人﹐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第三世界﹐也無可被免要適應全球化的大趨勢。「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正好為讀者解說全球化的來龍去脈﹐分析發達國家與第三世界在全球化遇到的問題﹐以及展望未來全球化的方向。這本書在零五年出版後便一直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去年更獲推薦為香港電台十本好書。其實在這本書出版以前﹐全球化這個詞語早已深入民心。若平時有看經濟或企管雜誌﹐對書中的內容相信不會陌生。不過這本書把有關全球化的知識有系統地整理出來﹐對新手是一本很好的入書藉﹐亦可以讓老手溫故知新﹐重新思考在全球化中自己的定位。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細說全球化的歷史﹐列出十件直接加速全球化的大事。從東德柏林圍牆倒下開始說起﹐隨著東西冷戰結束﹐讓分列的世界慢慢整合。網景Netscape公司上市標誌著互聯網的掘起﹐使到遙距通訊不再是難事。工序流程軟件的開發﹐可以讓公司更加準確地分工。開放程式碼軟件與及公享知識的興起﹐打破了大公司和政府對知識的壟斷﹐讓知識可以自由流通﹐顛覆傳統由上而下的權力架構﹐由下至上無窮的創意。當然不能不提全球化對一般人影響最大的﹐工序外判與工作移至海外﹐這兩項正正發揮經濟學上的比較優勢﹐若大大提高全球的經濟生產力。隨著商品生產地與最終消費者的距離增多﹐有效率的運輸供應系統應運而生 ﹐讓運輸成本大幅下跌﹐遠在大海彼岸的供應商﹐也可以與本土供應商競爭﹐通過競爭而提高服務質素。公司一邊廂把工序外判﹐另一邊廂則把工序內判﹐把最佳的服務供應商與公司整合﹐讓大公司可以也有小公司的靈活。知識就是力量﹐搜索引擎如Google的發展﹐讓人民隨最隨地也可以得到最新的資訊。最後一項是流動電話網絡電郵的發展﹐讓人不論何時何地也可與整個世界連結在一起。這一切一切的發明與歷史事件﹐讓世界各地的人大至上也站同一條起跑條上競爭。雖然己發展國家還有承繼下來的優勢﹐不過第三世界很快就會追上來。
這本書的入者是美國人﹐讀者也是針對美國市場﹐所以第二部份探討美國在全球化中面對的問題。雖說書中用美國作為例子﹐但這些問題是已發達國家皆要面對的﹐香港也不例外。以前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要用功讀書﹐你用中國和印度的孩子沒有飯吃多可憐。現在美國的父母則說﹐要用功讀書﹐中國和印度的孩子來搶你的飯碗啊。在過去因為貿易保護政策﹐國內低技術的工人因沒有競爭﹐人工也可以不錯。在全球化低下﹐第三世界有數以億計的低技術工人﹐國民若想保持生活水準﹐就必須要轉型為高技術人材﹐或者成為工作不可能流向外國的專材﹐才能夠保持競爭力。而然美國最大的穩憂的科學研究的人材嚴重不足﹐高中生寧可志願當球星也不願當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大量依靠外國移民﹐長遠而言國家的競爭力是由科技發展所決定。若現在不致力培育科研人材﹐美國的優勢將在一代之內就會完全消失。
第三部份展望全球化的未來﹐全球化對全人類有益還是有害﹐在乎第三世界如何面對和適應全球化。第三世界國家(如中國印度)可以選擇擁抱全球化﹐ 利用全球化的機會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脫離第三世界﹐晉身已發達國家的行列。全球化把國家間的經濟命脈連結起來﹐成為一張錯縱複雜再也分不開的網﹐減少國家間戰爭的機會﹐令世界更加和平﹐因為開戰的成本太大﹐未打已經兩敗俱傷。書中舉出一個有趣的例子﹐從來沒有兩個開有麥當勞的國家打過仗。麥當勞是全球化的標誌﹐有麥當勞等同與全球經濟接軌﹐身處於同一個脆弱的經濟系統下﹐沒有國家有能力或願意開戰。誠然有些第三世界國家(如北韓中東)因種種歷史因素﹐選擇築起圍牆把自己隔離在全球化以外﹐他們的人民固然生活得不到改善﹐亦可能民族自卑或妒忌其他國家的成功﹐而催生恐怖主義。諷刺的是全球化讓世界緊密連結起來﹐亦同時擴大恐怖襲擊對全世界的傷害。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不論是已發展國家還是第三世界﹐只要不抱著守舊過時的觀念﹐懂得變通進取吸收學習外來文化的優點﹐全球化可以是雙贏。作者特別寫了一章來探討中東全球化的問題﹐在亞洲或前東歐地區全球化步代或快或慢﹐但方向大至上正確﹐但中東因為回教保守文化拖累﹐對全球化采取抗距態度﹐若中東的回教文化不改革開放﹐將會危害到世界穩定和經濟增長。
全球化的影響深遠﹐不論是國家﹐公司﹐還是個人﹐也必需要適應全球化帶來的轉變。全球化帶給世界無限的機會和可能性﹐只要有理想有幹勁有創意﹐不論身在美國還是中國印度﹐誰也可以是全球化的贏家。當然那些不思進取的既得利益者﹐只顧著懷緬過去的光輝﹐而忽略開創更美好的末來﹐在全球化下無可避免會成為輸家。最後想說說關於這本書的題目﹐說世界是平妨忽世界間的距離就縮短了。不過心水清的朋友就會看出﹐就算地球不是球形而給壓成平面﹐兩點之間的距離其實沒有改變﹐只不過若站得夠高﹐就可以從一地看到另一地罷了。不論全球化如何發展﹐人與人國與國間始終還是會有距離﹐這算是對全球化的少少諷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