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台灣大選9】原住民的轉型正義——總統大選與台灣獨立

【台灣大選9】原住民的轉型正義——總統大選與台灣獨立

撒丰安.瓦林及那(Savungaz Valincinan)

(獨媒特約報導)獨媒派出5人小隊到台灣走訪「選舉新聞」,我們的重點不在藍綠,而在藍綠以外,文章將陸續刊出。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一句歌詞,但阿里山的姑娘、少年說的是甚麼?其實是在台灣居於阿里山上的原住民——鄒族。但要談台灣原住民,也不是只得鄒族。台灣現時被政府承認的原住民有16個部族,但國民黨敗走台灣初期,卻只有9個「可識別」部族。原住民沒有其獨有的文字,原住民歷史亦因而缺乏獨立的完整性,一直受台灣——或「澎湖」的政權更替所影響,就連「原住民」,亦不是他們自有永有的稱號。

在可以追溯的最早期的明朝的《東番記》之中,台灣原住民被稱為東番,即未開化的民族;後來荷蘭殖民台灣,則以印尼的「經驗」將原住民稱為Blacks 或Indias;當然還有葡萄牙人對原住民的,一個今天不少台灣人的自稱——Formosa,即美麗小島上的人;清朝到了台灣後,將「番」分為兩類,「生番」和「熟番」,「生」即為自治的,但並未被同化或稍順的,反之為熟。後來,日本的伊能嘉矩始將原住民有系統地「分類」,及後慢慢被稱為原住民族。

台灣的原住民運動已有一段歷史——自有外來侵略者殖民台灣伊始。但要追溯台灣的「被殖民史」,又要從何時開始?而追溯台灣歷史,甚至是所有人追溯其本地歷史,作用何在?

10255760_1213581832003486_7469703886569608630_n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圖片)

轉型正義與原住民歷史

「人們不能假裝我們的過去全都一樣,我們從來甚麼都沒有,我們就能往前看。不先回溯過去的歷史、族群關係跟人民的主體性的時候,那大家其實都是不一樣。」

在太陽花運動中,參與佔領立法院的布農族女孩、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成員撒丰安.瓦林及那(Savungaz Valincinan),是一位替民進黨原住民立委候選人工作的人。她提到台灣的原住民史的時候,激動地在訴說著她對於原住民未來的想像。對撒丰安來說,要走向未來,就必先回溯歷史。

原住民的歷史,幾乎都是殖民的歷史。殖民,往往帶著等級的意味。漢人對於原住民的稱呼——「番」,本來就與不文明、未開化等同。而不論明朝或清朝對「番」的使用之不同,其實都反映中國「天朝大國」以儒家思想為主導,認為可以同化所有文化的儒家中心思想。在明、清的人眼中,原住民就是比他們低等。香港今天常說要建立港人主體性,就必先全面回溯香港的歷史;在台灣亦然。「我們今天說國民黨,漢人是殖民者,但日本、荷蘭、葡萄牙他們都是殖民者。」因為國民黨過去執政八年施政的無力,雖正值台灣大選,藍綠兩營正面交鋒,但統獨議題卻不是人民作選擇的考量。但大家對台灣的未來,卻各有主張。「台獨」作為不少新生政黨的重要主張,就算未有放在台面,亦一直未有在討論中缺席。以時代力量為例,中正萬華立委候選人林昶佐Freddy就眾所周知為具日本人身份認同的台獨支持者。對於歷史,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如李登輝就自認為日本人的後裔;但撒丰安認為,原住民一直被殖民,日本人與漢人亦然。今天說的回溯歷史,更重要的是要正視歷史。「加拿大真相和解委員會」於15年6月公布一份有關加拿大政府百年來對原住民的文化滅絕事件的報告,及後加拿大政府向原住民道歉,說的就是轉型正義。今天的加拿大是白人殖民的結晶,而帶著征服使命的單方面入侵,最後帶來文化層面的滅殺。轉型正義其中一部份就是對歷史的承認,這點東西方同樣。

151208-22
原住民及人權團體聯合聲援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圖片)

不同侵略,一種滅絕

台灣原住民經歷多番殖民,其中鄭成功以屠殺大量原住民。國民黨有在敗走台灣大量屠殺原住民嗎?可能沒有。但是,在不同面向壓逼原住民及侵蝕其生活方式,文化面貌的,國民黨政權卻沒有一天停止過。

「原住民的的轉型正義還有一大段距離,比如說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本來是打黑的,但後來抓最多卻是原住民。政府根本沒有尊重到原住民的權利。」

最近,布農族王光祿(Talum)因其母親想念山上的味道,想吃山產而上山打獵,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及《野生動物保育法》被控。談台灣原住民的轉型正義,不能不提現時政權對原住民生活方式的不尊重。加拿大對原住民的文化滅絕,說的更多是西方教育體制、城市規劃、法律體制與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斷層,所帶來強制性的轉變。對原住民來說,獵人是崇高的東西,政權則視其為罪人;而「山上的味道」不單單是野生的保育價值,更多的是在山上那「神聖的生活」,這與關乎原住民怎樣看待人與土地的關係。

「原住民的價值觀、對社會、土地的概念與很多人不一樣。原住民覺得土地不是『人』所能擁有的,因為土地不是商品,而土地跟人是共生的,而人亦沒有資格去買賣土地。這跟資本主義社會底下土地商品化有極大衝突。」

談到殖民主義,大家都知道這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共生。當資本在本國飽和要尋找新市場繼續擴展利潤,在對外擴張的同時,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亦同時出現。不同政權入侵台灣,為原住民帶來的不止一次又一次的屠殺及戰爭,更多的是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到來。自國民黨進入台灣,多個與原住民生活方式有衝突的政策亦同時上台。包括此前提到的《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還有強行劃分山林土地的政策及城市規劃。資本主義底下,土地只能是商品,自由市場下買賣土地正常不過,私有產權保障土地只能是人的;而原住民部落間縱有土地邊界之分,但土地是大自然的,大家也可以一同使用土地。政權限定原住民只能使用一塊限定的土地,但這卻耕作的原理有極大衝突。這對原住民來說,就是活生生的對其生活方式的壓逼。

但退一步說,土地公義的問題,現在在全台灣廣受討論,反映出這根本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問題,全台的草根階層其實與原住民在一同面對。原住民的問題,其實是社會公義的問題。談轉型正義,如不從政策的根本層面去為政策做改變,根本無處可談。

10648350_214917055512759_6223720996820574407_o

轉型正義與民進黨

從言談間,可感受到撒丰安對政權的痛恨。作為原住民,又是太陽花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她又為何會加入民進黨工作呢?原來是在前年,民進黨主動找了現在民進黨的原住民立委候選人,一位非常有經驗的原住民運動者——瓦歷斯.貝林去幫忙訂定民進黨現在的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希望有更多不同的人,包括年輕人及學者能參與有關政策的制訂。

「如果拿民進黨跟第三勢力的原住民的政策比,一點都不會退步,反而是相對進步,且相對有能力去實行有關政策。她在民進黨工作一年半的時間,讓她強烈的感受到原住民不是一直獨自難過、辛苦、落淚,而是一直在嘗試跟社會對話,嘗試讓這片土地的人理解到不同族群之間有甚麼差異,而尊重彼此的差異。然後慢慢達致一個「共榮」的美好狀態,這是一個多方一直一直在溝通的過程。所謂的轉型正義,說的就是這樣的東西。」

撒丰安說罷就跑著離開,然後抽著一本民進黨的原住民政策小冊子,訴說著當中的特別之處。小冊子最特別之處在於最後一頁,有兩位原住民立委候選人及「小英」並排的合照。「原住民選擇的不是政黨,而是『誰是我們我伙伴?』而民進黨在黨外運動時期,就一直站在一起。其實對原住來說,國民黨跟民進黨都是漢人為主的政黨,有分別嗎?分別在於誰有看到轉型的重要性。」台灣的原住民其實自黨外運動時期就一直有不間斷,但卻一直處於非常邊緣的位置。而就在太陽花後,撒丰安的不同原住民戰友各自加入了不同的第三勢力政黨或獨立參選,對她來說都不重要,因她認為社會運動是聯動的,原住民運動與學生運動等其實一直互相支援,共同推動各自的運動。「這代的年輕的運動者橫向連結較強,過去原住民運動就是原住民運動,但原住民與其他人也有居住正義的問題、土地徵收的問題。現在的運動互相支援,實際上力量更加大了。」的確,在面對共同的問題之時,團結、互相支援比甚麼都重要。

150801-4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圖片)

原住民看台獨

台灣統獨問題,一道看似簡單的是非題,實際上蘊藏複雜的歷史脈絡。

「我們都在談台灣獨立,可是甚麼是台灣人?不同的『台灣人』其實有質性的差異。台灣有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原住民,誰才是台灣人?在早期的台灣獨立運動,主體其實就是本省人——福佬人。可他們沒有意識去關注到島內的原住民的角色/族群的差異性,而最近主張獨立運動的青年都開始談族群多元。甚至有談到原住民獨立——台灣的土地本來就是原住民的土地。」很多時,我們應盡量避免太族群地看問題;但無可避免地,我們卻必須直面族群之間的不同。說到底,對撒丰安來說,這都是轉型正義的問題。甚麼是台獨?台獨又蘊含著甚麼意識形態?「台獨又是不是只要中共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重新加入聯合國就可?在轉型正義的語境下,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像撒丰安一直提到的土地正義的問題,還有市場的問題——台中兩地市場互相依賴,資本高度流動,如要台獨,又是否包括市場上的獨立呢?這其實涉及另一個問題:甚麼是台獨?

撒丰安一直提到的轉型正義的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經歷了不知多少代原住民,或是台灣人的努力,問到這位女孩如何看台灣原住民的未來,她想了良久,「社會運動是一個社會教育的過程,也不是在選舉中贏了,就一勞永逸,社會上保守的人,不認同你的的人,也不是一天就能理解、認同你的價值觀。對原住民的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只要知道方向是正確,政黨、獨立不重要——除了加入國民黨,因為他們代表的,根本不是草根、人民的價值。」

回想起8年前,馬英九上台,也是同樣背負著希望,以改變台灣的勢頭,要一改「阿扁」施政的不足。但時移勢易,經過8年的時間,一眾社會運動大大改變人民對社會的想像及看法,及後今次大選第形勢次大不同,似乎亦驗證了撒丰安的看法。民進黨上台,除政黨輪替的意義,更多的是社會動態之變動。是次大選,蔡英文承載著眾多期望,要不走國民黨的老路,除了以民意為基礎的決策,更需要的,似乎是社會運動不斷的推動社會的價值觀往前進。蔡英文——民進黨是否能夠點亮台灣,改變這小島,甚至與原住民一同做到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呢?讓我們將眼光持續放於台灣吧!

記者:陳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