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化可能比較任何一項政府政策更需要連貫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很多政府政策都是現實政治的產品,由始至終要講妥協、讓步,要看準形勢,因應需要而有所修訂。因此很多政府項目會出現目標轉移的現象,隨環境與形勢的轉變,慢慢變為只有某種政策之名而無其實際工作之實。在政治官僚系統裏,不少政策或服務都只是打某些概念或空泛的目標,實際上卻是為了擴大組織或爭取組織資源而行事。另一方面,有時候,政府政策又會因為在推行過程中遇上阻力,而要左修右補,虛有政策之名,其實質內涵早已空洞化。
官僚主義扼殺文化
上述情況並非香港獨有,而是科層組織的普遍現象。問題是:在發展及推廣文化工作時,上述「官僚病」的影響會特別嚴重,令政策目標、手段與期望等幾方面之間的落差與矛盾尤其明顯。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裏提到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特別說明其定義以示重視之外,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想法(例如舉辦「香港影視娛樂博覽」)。但正如本地新聞媒體已有報道,在政府提出重視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同時,好些文化項目卻因為支持不足或其他各種問題而遇上重重困難。例如在北角搭建竹棚劇院以發展及推廣民間藝術表演的計劃,便因為種種原因而無疾而終。又:那邊廂大談「八合一影視博覽」,這邊廂「香港國際電影節」正要為贊助減少和資源短缺而大傷腦筋,很有可能要減少播放電影的數目。一些首尾互不呼應,前後有所矛盾的情況,又再暴露出來,令市民對政府所言要發展文化的決心有所保留。
不只看到商機
正如我在前面所言,發展文化要特別注意連貫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原因是文化講求累積、沉澱,沒有可能「忽然文化」,數年之內便有收成。而要將文化產業化、商業化,更需要一早播下種籽,做好基礎工作與資源投放,才會在適當時機出現之時有所收穫。
事實上,環顧世界各地,能夠好好推動及發展文化(由藝術創作、流行文化、文化產業,到文化及文物旅遊等等)的國家或城市,其共通點乃在於對文化、歷史本身的重視與尊重。它們的出發點並不是一早便瞄準文化產業的市場和商機,要將文化變為經濟資產,並且有效地商業化和推出市場。反之,文化在這些地方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乃因為當地的政府、市民、文化基金會、各類非政府組織均相信歷史、文化本身的價值。只有出於一種對歷史文化的尊重,才會愛惜文化,保育歷史,令文化歷史得以累積、沉澱。
要發展文化,其實需要一顆只問耕耘的心。假如最初把資源投放在文化、藝術活動時是一分一毫都計算精準,並且要求短期之內便有經濟回報,那恐怕今天我們所能見到很多歷史遺、文物、藝術創作等,早已消失於人間。很多國家、城市能在文化方面有驕人成就,因為當地的政府和市民都懂得貯藏、保護。而保護工作之可以成功,又因為有一份尊重、愛護、欣賞之心。
發展空間有待擴展
今時今日,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又或者基於對歷史與文化的尊重而去搞文化,會令人覺得不合時宜、空談理想。但事實是,過度的計算只會弄巧反拙,令沒有即時經濟效益的文化活動難以成長和發展。而沒有文化的基礎建設,就很難再談甚麼進一步的發展。
文化發展最需要的是空間。去年特區政府特別強調拆牆鬆綁,這是重要的工作。在推動文化藝術發展的工作上,主要動力當然是來自文化界本身。但如何為他們提供資源、空間,以及從旁協助跨界別(如文化藝術與傳媒的合作、文化創作走向產業化的融資過程等)的互動與合作,則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要拆牆鬆綁,提供空間,首先需要打通各個關節,令文化藝術工作者有一個較理想的工作環境,能多作嘗試,有更多大膽創作、創新的機會。換言之,在拆牆鬆綁背後,是一套完整的文化觀、一種對文化本身的重視。
呂大樂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