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華之治」有十大問題:一是制度本身的限制,令政府領導層的認受性不足。當外在環境逆轉(如亞洲金融風暴)、施政出錯、或政府工作成果未達預期的期望(如未能保持社會、經濟的安定與繁榮)時,特區政府會因此而不斷受到各界質疑,難以通過建制內的機制來化解矛盾。
認受不足影響施政
二是認受性不足的「先天條件」,加上「後天」的施政失誤,令特區政府處處陷於被動。政府的一舉一動均會引發更多的疑問---究竟政府是從何處取得市民的委託,從何處知道所推行的政策有市民的共識和支持?因為管治認受性不足,遇上來自民間的挑戰時,便會進退失據,各面不討好。
三是在上述情況下,特區政府意圖裝出強勢領導時,會發現民意支持不足,而轉過來嘗試順應反對意見時,又出現權威盡失的情況,以至政府會在市民面前顯得左搖右擺,飄忽不定。在這個過程中,民眾對特區政府的信心與信任均迅速消失。
四是脫離群眾,既沒有事前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意、民情,又不懂得如何掌握群眾的語言,以至就算後來作出讓步,亦未能爭取得到市民的支持與和應。
民情掌握 未夠準繩
五是因為脫離群眾,對民情把握不準,以至判斷經常出現誤差和反應的時間欠準,嚴重地落後於形勢。
六是特區政府未能在施政過程中製造贏家,並引發出一批贏家、既得利益者為其政策開路。就算是「敵人的敵人」,也不是特區政府的朋友。
七是特區政府未能打開統一戰,團結群眾。由於未能製造贏家,同時又沒有認真廣交朋友,特區政府施政的一大特點,乃經常四面受敵,受到孤立。
四面受敵 施政孤立
八是因為沒有真正的施政盟友和支持者,特區政府領導們經常要在沒有民意或利益團體護航的情況下走上最前,以為憑改革的良好主觀意願可以服眾(這具體表現為官員批評市民不願接受現實和面對挑戰),而結果只更為凸顯長官意志,令領導層成為眾矢之的。
九是在施政過程中遇上阻力的時候,不嘗試徹底反思和重新考慮,而只以權宜手段,修修補補,以為這是維護威信的方法,但結果卻是在修補過程中不斷產生前後不呼應的矛盾,令爭拗延續下去。
十是化解矛盾不力,爭拗又沒完沒了,特區政府領導層令人覺得缺乏領導能力,民眾不再視它為未來和希望所寄託的對象。
體制問題無關能力
上面十個問題並非全因領導人的個人性格或能力所造成。政治體制的基本問題不改,到日後出現衝突和對抗時才想辦法修修補補,很容易又會令香港社會再次走上一個惡性循環,陷於困局。
呂大樂 中文大學社會系教授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