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收到北風的訊息說一行四人已到達香港,之後又聽說無所不在的國內民間記者周曙光會來論壇;我笑說:「大軍南下!」
「和諧政治」是國內的互聯網一大議題,廣州幫長途拔涉跑來香港與大家分享經驗;儘管請來著名博客宋以朗分析國內互聯網空間,香港這邊的出席人數,實令人汗顏。
點解要搞?
一半是偶然,本來歐贊年說想搞一場有關師濤與新聞自由的討論會,後來把討論會一分為兩,第一場談博客的空間,第二場談新聞自由;可是精人出口,笨人出了手。不過笨人當然有自己的考慮,去年因為介入天星皇后運動與保育,獨立媒體網的採訪和視野回到本土,較少關注國內的政治、民生發展。可是,回到很本土的政制討論,「不早於2017」卻由國內的人大常委通過,香港的命脈,由一個本來在國內沒有實權的圖章亂蓋,我們又如何能退縮到本土,不理國是?
國內還有基層人大直接選舉,香港卻小圈提名加選舉,人大當然不是我們的玩意,而我們亦不能在被和諧了的官方新聞中認識中國,我們需要有人民間的聯繫,互聯網提供了這個空間。
看著國內博客們,以身犯險,把消息放到互聯網,香港這片享有自由的空間,卻缺乏突破訊息控制、擴大意見空間的熱情。國內博客們的經驗對我們有何啓發?我們又如何在認識國情之餘加強兩地民間的交流和合作?
速度競賽
我透過 Global Voices Online的馮三七認識北風,他倆去年跑到廈門以手機SMS報導反PX遊行;北風有豐富傳統媒體採訪經驗,但他認為國內新媒體的發展更有前景,互聯網的公共空間和維權意識,更會成為推動社會改革的力量。
北風首先簡介了傳統媒體與互聯網審查機制的分別,前者是透過編輯會議式的事前把關審查,後者因為即時發佈的特色,是事後的審查,又因為區域性的審查差異,消息發佈後,最少要兩三天的時間,審查才能蔓延全國;而網民的力量就是在極快的速度,把訊息以不同渠道流通、發佈。
例如在廈門PX事件,雖然本地禁止訊息發放,但北風和馮三七還可以透過手機和令孤(另一個博客)的幫忙,在一些相對獨立和國外網站發放消息。而這次遊行及輿論,使PX計畫要重新諮詢,最終另覓新址。更重要的是,這次自發遊行,亦啓發了如上海連續一個星期反浮磁列車的「和諧散步」。北風認為,維權運動最大的力量,是來自公民對自己利益的捍衛,而過去幾年,這方面的抗爭和集體事件(如釘子戶、反PX、蟻力神等)越來越多。
人海戰
此外,隨著通訊科技的發展和普及化,管制變得越來越困難: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 1月17日發佈《第2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資料顯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國內網民總人數達到2.1億人,半年新增4800萬。寬頻上網人數達1.63億人,手機上網人數則達到5040萬人。此外,CNNIC 12月底的報告亦顯示,中國博客空間已達7282萬個,博客作者人數達4700萬,平均近每4個網民中就有一個博客作者。
儘管巨大的防火牆把很多網站屏閉,但信息卻透過網民的創意表達、點與線的傳遞而散播,未來充滿可能。
公民參與/推進式新聞
Roland則從亞洲周刊十大網絡事件看國內互聯網發展。他特別點出當中五個事件:濟南發放銀座商場水災傷亡消息網民被捕、廈門PX、陝西華南虎、山西非法磚窰黑工和重慶釘子戶。這些消息均為地區性事件,但卻透過互聯網變成全國性,甚至乎是國際性的事件。此外,因為網民的參與,更推進了事件的發展。陝西華南虎事件,攝影發燒友、植物學者、記者、一般民眾,尋根究底,與官方新聞對著幹,最終揭露了一宗做假消息。一個地方農民造假,本身微不足道,卻在過程中產生新的意義:地方政府欺上瞞下、小貪污、中央政府不求真相等等。互聯網開拓了討論空間,而傳統媒體則深入跟進與整理事件的來龍去脈。
Roland認為,政治不單存在於統治權力的層次,而是日常生活,這些東西是無法禁的,但仍會產生政治效應。所以他認為不用旗幟鮮明,只要把事件說清楚,不同的人自會有不一樣的詮釋。
大排檔碎碎語
會後,與廣州幫吃大排檔,馮三七不能吃海鮮,只點了蝦、欠蟹。北風說廣州越來越少大排檔,都給城管掃走(最近國內互聯網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城管),想不到香港還有空間坐在街上。我們說,香港也越來越少了,不過市政的執法相對文明,掃蕩時會等食客吃完,再把碗碟收起作證據。接著談2017,甚麼不遲於、不早於2017的說法,把他們搞糊塗了,我笑說,說不定香港真正普選的日子比國內還遲,要倚賴國內同志帶個頭。接著談胡佳被捕把奧運推到另一個高峰,不知那些混蛋提出如此破主意,沒人性地把一個剛有新生命誕生的家庭拆散。
比較兩地網民文化,華南虎中,國內網民的熱心與執著,實令人嘆為觀止,相反,香港有關民間廣播頻寬不足的官方借口,卻沒法引發探究求真;低電壓、社區性的頻譜協調,玩直升機和無線電的發燒友,怎會不懂?不說也罷,所謂的專家,選擇講一半唔講一半,附和著官方頻譜不足的論點。看來香港社會比國內更和諧,和諧到人大「不早於2017」的立場被說成「體諒港人」,異議消聲匿跡!
國內傳統媒體記者與博客互扯貓尾,於和諧政治下製造空間,香港很多記者一方面自我審查,另一方面把互聯網視為攞料工具,有的攞完料還要多踩一腳說人家的東西不是新聞、難定真假。北風笑說,國內新舊媒體,均為同一伙人,受不了傳統媒體氣的,轉頭成為網站編輯,當然互扯貓尾。政治、經濟體制轉型,製造了體制異見者,他們離開單位後,變成了自由人,而其自由體驗在對體制控制的造反。香港這個超穩定結構下,反而迷失了自我。
說著說著,儘管沒喝酒,半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