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台灣各派媒體評論連戰訪大陸

台灣各派媒體評論連戰訪大陸

按:連戰訪問大陸,台灣各界紛紛評論。下面輯錄部份評論,包括統派及獨派媒體,以備香港讀者參考。

-------------------------------------------
中央日報     
2005-04-30
盼扁政府正面看待連胡會共識

 不久前,中共人代通過「反分裂法」,其目的是在防範國內各民族想搞分裂,要求獨立的訴求,這當然是包括臺灣在內。

 美國與臺灣雖然無官方關係,但私下有簽訂「臺灣關係法」;因為臺灣是美國西太平洋防線的一環,不可淪陷,否則此防線將會「門戶洞開」,缺乏圍堵中共勢力的擴張,更對亞洲和平穩定與安全的保障,造成嚴重的威脅。一旦臺灣淪落被中共占領統治的話,那麼附近鄰國的日本、南韓、及菲律賓,將會直接遭受到中共的軍事威脅,將會間接影響到亞洲整個地區的和平穩定的局面。屆時叫美國將疲於奔命,如何來安定亞洲和平安全的使命?

 目前臺灣島內臺獨聲浪高漲,中共已經通過「反分裂法」來嚇阻臺獨的聲勢擴張,並以此法來對抗「臺灣關係法」的副作用。換言之,中共不許臺灣的執政黨,今後再搞臺獨分裂的活動,中共軍方已被政府充分授權,一旦臺灣再搞分裂中國,有「臺獨」走向的具體行為,中共軍方即可採取軍事行動,攻擊臺灣本島的各項設施。

 「臺灣關係法」,美國也是在限制臺灣執政黨,進一步想搞臺獨運動的作為,美國向來反對臺灣人民搞臺灣獨立的活動,因為它會使臺海緊張,兩岸會發生戰爭的衝突可能性,屆時,美國非參戰不可,否則又如何來穩定亞洲的安全與和平呢?因此,美國政府是絕對反對臺灣,搞臺獨的理念及活動。如果臺灣政府與人民,不聽從美國政府的警告與勸阻,將來中共以飛彈及其他方式攻擊臺灣時,美國政府會袖手旁觀,不予參戰。如果中共不因臺灣在搞臺獨,而無緣無故來攻占臺灣的話,美國將會根據「臺灣關係法」,及時出兵及供應充分的武器來保衛臺灣的安全。這個政治理念,身為臺灣人民,必須要知道,要了解的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被那些政客們,為了自己的「選票」考量,或是受到「政黨利益」考量的影響,因而受騙上當,這才是十足理智,合乎民主素養的現代公民。胡連的會談已過,他們彼此之間所達成的共識,民進黨會落實嗎?像今後開放兩岸經貿的協商,及中國允許臺灣加入WHA參與大會的討論,及中國政府將會開放大陸人民到臺灣來旅遊觀光,及開放臺灣的農產品,可享「免稅」的待遇,輸往中國大陸去銷售,及贈送一對貓熊或一對金絲猿等的承諾,中國政府對臺灣人民將給予充分善意的回應,臺灣的執政黨(民進黨)能夠欣然接受嗎?筆者是抱著「質疑」的態度。民進黨或許認為中國大陸給連戰的甜頭,是「假情假意」的表現(酸葡萄味道),不予接受。希望民進黨不要「敬酒不吃,要吃罰酒」的態度來面對。臺灣的執政黨,應該多多為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幸福生活著想,而非僅為民進黨的政治利益設想始能獲得臺灣人民的擁戴與支持,否則民進黨將來必遭到臺灣人民的唾棄與輕視,西元二○○八年的總統大選,就能揭曉這個「謎底」的結果!
-------------------------------------------------------

聯合報      王振隆╱製造業(彰縣秀水)
2005-04-30
扁手下敗將不怕抹紅!

北大演講中,連戰批評國內民粹思想大行其道後,民進黨及台聯在第一時間反擊、痛批。但又如何?五年以來,連戰及其泛藍不知被戴了多少頂紅帽子,當中多少是真有其事,多少是民進黨為了選舉、為了移轉施政績效不佳而發?

初期國民黨及連戰的確是拙於應付,但五年的紅帽子扣下來,百姓聽久了難道不會厭煩?厭煩了難道不會回過頭正視台灣與大陸間的處境?難道看不出世界的潮流正往哪方流動?

政府真的該仔細思考台灣未來的走向,歷經多次選舉,今日民進黨無論再多的抹紅手段都無法轉移選票。何況,如今連戰根本不怕被扣帽子,敢在任務型國代選舉前在中國大陸批評台灣,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之事。他的確不怕失去選票,因為他曉得民進黨的一貫手法早失去作用,多數民意都將站在他這方。

陳總統或許該想想,這位兩次的手下敗將的確在政治上不如己,但當十、二十、三十年後,歷史的評價會是如何?陳總統確能在歷史上留下更高的地位,但其機會正迅速消逝。

----------------------------------------------------

聯合報      林敬殷╱台北報導
2005-04-30
王金平肯定「聯共制台獨」說

馬英九:連一路宣示中華民國

言行恰如其分 民進黨抨擊國民黨主席連戰「聯共制台獨」說法,立法院長王金平則力挺連戰「說得有道理」。他表示,中共與國民黨「反台獨」的立場一致,但聯不聯共是另外一回事。至於怎麼聯、如何聯,「我不知道」。

此外,對於媒體報導中共支持連戰續任黨主席一事,王金平表示,要確有其事才能講。他強調,只要連戰表示有意參選黨主席,他樂觀其成。

立法院下周將舉行立委藝術聯展,王金平昨天當眾揮毫,寫下「養浩然氣」、「澹泊明志,寧靜致遠」。媒體問他是否代表此刻的心境?王金平說「是我現在的心境」,但不要什麼事情都扯到政治,因為,要挑重擔的人,不必汲汲營營,安排好的事情,只要照著計畫去執行,一定會達到目的。

【記者苗君平╱台中縣報導】台北市長馬英九昨天表示,國民黨主席連戰這幾天在大陸的言行是「恰如其分」,大陸民眾熱烈歡迎,已減少許多敵意,為兩岸建立良好基礎,「中華民國」將是未來兩岸最大公約數。

馬英九昨天列席在台中縣豐原市舉行的全國鄉鎮縣轄市長聯誼會,他說,連主席大陸行,不論是中華民國或台灣,一路上做了不少宣示,如祭拜中山陵時,就講到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如今這個國家還在繼續發展,簽字也是使用中華民國年號,不斷向外界宣示中華民國的存在。

他表示,台海如果發生戰爭,會把美國、日本等國捲入,後果不堪設想,相信不只台灣希望和平,大陸也不樂見戰爭發生,「兩岸和平」是連主席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從連戰在大陸受到的歡迎程度,顯見敵意已減少,對兩岸長期和平穩定將有助益。
-----------------------------------------------

台灣日報      鄒麗泳
2005-04-30
新聞分析
九二共識連開給中國空白支票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連胡會」後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願景,連胡在「92共識、反對台獨」找到共同語言,但連胡都沒有詮釋何謂「92共識」,也完全未觸及其內涵,這張「空白的 92共識支票」,不但國共各自解釋、認知天差地別,更是朝野爭議焦點及政爭的開端,更深層的影響是,把兩岸未來談判模式鎖住,兩岸只能在意寓不明的「92 共識」基礎上協商談判,讓台灣陷入被動、不利的大環境。

國民黨執政時代,共產黨一概不承認「92共識」。「92共識」是前陸委會主委蘇起在2000年4月卸官前夕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共產黨不給國民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絲毫機會,只僵硬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後來民進黨執政,中國擔心台灣愈走愈遠,反而承認「92共識」的「一中各表」,但是被民進黨政府拒絕,「92共識」就這麼從2000年總統前後到2004年總統大選,紛紛擾擾到現在。

國共兩黨對「92共識」意涵固然可能不同,但連胡以新聞公報提及「92共識」再度升高「92共識」的政治複雜度,最深刻的影響是,連胡預設兩岸未來談判模式就是「92共識」,這讓台灣陷於不利的戰略守勢。

對中國共產黨來說,「92共識」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強調重點在於「一個中國」,而「一個中國」當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國民黨而言,「92共識」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重點是後者的「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則是次要,國民黨主張「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一個中國」模糊政策在冷戰時期及中國國力未大幅上升前,還可以「你講你的、我說我的」,中國漸成為區域強權後,容忍「一中各表」的耐心將迅速下降。

------------------------------------------------------

台灣日報     
2005-04-30
學者觀點
陳文賢:聯共制台獨連不可思議 在面對胡錦濤及北大皆未提中華民國連是那國人

(記者鄒麗泳/專訪)連戰在北大演講反駁外界質疑第三次國共和談是「聯共制台」,他指下面還有個「獨」字,亦即「聯共制台獨」,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陳文賢昨天表示,他對連先生的談話感到詫異,中華民國(台灣)不是民主國家嗎?主張台灣獨立不是言論自由嗎?為何不能主張台獨?有人主張台獨就要聯合專制威權的共產黨打擊民主台灣,他要問連戰的民主素養在哪裡?共產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容不下台獨大家能理解、也不足為奇,但連戰容不下台獨,要聯合共產黨打擊台獨,簡直不可思議。

連戰也說「不能讓民粹主義取代民主思想,不能讓制憲、正名、去中國化、武斷台獨時間表,打破我們的幸福基礎」,陳文賢質疑,連戰說這些話時代表誰?他能代表2300萬台灣人民嗎?連戰在胡錦濤面前提都沒提「中華民國」,他無法理解向來以捍衛「中華民國」自居的中國國民黨,到目前為止只說過一次「中華民國」,在北大不敢講、在胡面前不敢提,他已經不知道連戰到底是哪一國人了?

戰訪中期間一直強調「台灣與中國都是中華民族,身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外界狐疑連戰心中有無中華民國及國家認同為何?陳文賢猜測連戰的「中華民國」是他內心想像的國度,但現在的中華民國已經被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竊取了,或許等到連戰當上中華民國總統,他才會承認吧!

研究國際關係、兩岸政治的前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現任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陳文賢教授接受訪問時表示,連戰在共產專制中國演講,抹煞台灣過去幾十年來民主的努力與成就,令人憤慨;他強調,中國最欠缺的就是民主,連戰身為最大在野黨主席未向胡錦濤提民主以喚起中國的改革,已經令人失望了,連戰反過頭來台灣的民主是民粹,非常不應該。

陳文賢說,中國通過反分裂法,歐盟都反對中國解除武器禁運,國際社會反對民主台灣被專制中國侵略,最主要原因是國際不容民主台灣被武力進犯,連先生中國行最能凸顯的就是民主,他貶抑台灣的民主是民粹,卻肯定中國「定點的民主選舉制度」,中國現在還無法與國際接軌的是人權、民主、宗教自由,何況,連先生這次訪問中國能獲北京高規格接待,不是因為有台灣祖國、有民主台灣在背後做為依靠嗎?連戰如果只是一個國民黨主席,北京會用「元首級待遇」接待一位即將卸任的在野黨主席嗎?
-----------------------------------------

台灣日報      費邊社
2005-04-30
連戰該把國民黨燊回中國

連戰在中國的表現,只有一句話,「真的是阿鬥」,他為了表現他是中國人,故意露一手,手書「中山美陵」四個字,卻被中國人在網路上批,寫得太醜了,丟盡了台灣人的顏面,他祭孫文時,眼眶溼潤、心情激動,可以說是「真情流露」,不愧是「純種的中國人」,這種「樂不思台」的感情,可以比擬阿鬥的「樂不思蜀」,古今對照,今還不如昔,連戰的歷史就在他踏上中國腳步的那一天,已經論定了。

阿戰遊南京,當然不忘到「總統府」,過足中華民國總統的癮頭,看他笑逐顏開的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已經當選了大總統,才會笑得那麼開心,或許他正在想著把國民黨燊回中國後,「純種的中國人」就要當上總統的「美夢」,才會笑得那麼的開心。

不要小看連戰的「中國夢」,他可是有根據的,國民黨的黨名,就冠上了中國二個字,連戰的確應該將中央黨部燊回中國,才是名正言順,特別是國民黨回中國之後,可以把在台灣A到的黨產,成立投資公司,投資中國股市,應該可以再造風雲,成為最有錢的政黨,有本錢與共產黨拚個高低。

但問題是中國是不是可以同意國民黨燊回中國,以連戰在中國大受「人民」的歡迎,國共一家親的程度,似乎沒有理由不讓國民黨回去,共產黨聽說是說得到做得到,不該空口說白話,不讓連戰一圓他的「中國夢」,對一個已在台灣失勢的政客,一心一意到中國求發展,中共怎麼狠心潑他一身的糞便呢?

中國還未民主化,經濟還比台灣落後,連戰到中國發展,比起他在台灣的空間還要大,再說中國還有一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是由原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民主人士組成的,連戰如果合併民革,吸收怎麼當「所花瓶」的經驗,包準一點就通。

連戰見了胡錦濤後高喊:「胡主席萬歲」,看能不能讓對方大悅,讓國民黨燊回中國,以爭天下,告慰蔣介石之靈,連戰如果認為中國的制度、社會比較好,也可以選擇回中國居住,不要回來算了。
------------------------------

台灣日報      林啟生
2005-04-30
台灣民族與中國民族的迥異

319 事件讓台灣政局一年來極度不穩、狀況連連,失意政客為個人政治利益,利用族群、意識矛盾將台灣人撕裂成半,對立僵持難解。中國乘機應用民族主義制定反分裂法,為併吞台灣合理化的依據。台獨教父史明先生台大靜坐12天反侵略、反霸權訴求,揭開326反反分裂遊行,凝聚百萬人向世界發聲,啟發自由民主世界的聲援;反之對中國產生無比壓力,但國民黨連戰為政治版圖聯共賣台,向中共大放秋波,缺乏政治倫理,不尊重民選總統又棄台灣安全,執意安排江丙坤等先鋒部隊朝貢,4月26日連戰親率團赴中國接受賣台求榮的禮遇,阿扁團隊時硬時軟,進退失據,不知所措;台灣人民自力救濟來自四面八方赴國際機場,擬勸阻連戰出境,然而支持連戰集團卻「挾共用黑」組成黑衣及國旗部隊,身著國旗,藉愛國之名,行暴力之實,圍毆落單的長者。連戰不顧台灣整體利益,種下台灣族群撕裂的社會亂象,不僅加深擴大蔓延台灣各角落,令人痛心疾首。

台灣族群理性包容

史明先生對台灣民族與中國民族差異的詮釋,民族形成的主客觀因素,除歷史與地理的條件外,更重要的是經濟利益與政治命運共同的結合。台灣四百年來與中國形成兩個不同的民族,是事實存在的現實問題。三代發展於台灣的連戰,持著祖父的台灣通史與父親的庇蔭,含著金湯匙出生,擁有政治學博士,秉持中國心喪失台灣情,無視台灣民族的存在,掉入中國民族的矛盾與迷失,一錯再錯攜眾朝貢賣台,分贓政治經濟利益,棄台灣人民如糞土,陷台灣面臨亡國深淵,已是歷史的罪人。

台灣民族保存傳統倫理,理性包容結合各族群,重視人權,以創新頭腦,創造經濟奇蹟而屹立於世界,用民主和平方式,力求台灣出頭天做主人,爭取基本生存權與尊嚴;而中國民族是腐化與官僚,應用暴力鬥爭方式,反傳統,製造矛盾分化,將人性物質化喪失人權的霸權獨裁。

失掉政權昨是今非

生長在不同環境的兩民族的特性與本質是截然不同的,台灣人是體貼、細膩、羞恥心,中國人是霸權、自大、佔有;如江丙坤返台遭獨派人士理性的口頭抗議,反之台聯蘇主席返台遭統派人士丟雞蛋的差異,蔓延426聯共之旅釀成流血事件,更可証實中國人與台灣人的本質是截然不同。

就如連戰在美國曾說他是純中國人,赴中國著陸第一時間以「相見恨晚」表態,中國國民黨失去執政機會,一百八十度的政策轉彎,昨是今非的政策,與原本反共立場鮮明的蔣介石「漢賊不兩立」,蔣經國「我也是台灣人」的定位是多麼諷刺。美言為公德一件的和平之旅,孰不知已是陷入叢林的小白兔,那有全身而退之機,簡直是癡人說夢話。日本大量經濟援助中國,以為可穩住馴服大中國主義思想的政治及經濟學家統統跌破眼鏡,霸權又無倫理的中國人得到經濟利益,就如脫韁之馬無法掌控,為所欲為,挾大中國民粹主義,要威脅日本在政治上低頭,震醒全世界洞悉中國人的本質及其掌控世界的野心。

目前大亂象是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的對決,但大部份的中間選民在國民黨教育體制下,卻無所適從,就是對自我民族認識不足,理解不,對台灣歷史及地理全然無知,缺乏台灣人的自信;所以要扮演有尊嚴的台灣人,並非天上掉下的禮物,需全民共同付出,出錢、出力、流血、流汗,共同經營,以恢複台灣民族的本質為第一要務,台灣真正獨立、自由民主的一天才會儘速來臨。

(作者為原貌文化協會理事長)
-----------------------------

台灣日報     
2005-04-30
連籲納立法綠委批全是空談 吳澧培:未向中國表達對反分裂法的不滿連戰已成台灣罪人

(記者李書璇/台北報導)國共新聞公報說,兩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國民黨團並強調會「盡力幫忙落實」納入立法,對此民進黨團總召趙永清表示,這五點都是空的,根本不是立法的問題,而是執行層面的問題,連戰根本在胡說八道。

趙永清表示,連戰說要把這五點共識納入立法,但事實上大家可以檢視,這五點都是空的,根本沒有立不立法的問題;而是執行層面的問題,重點應該是中國有沒有尊重台灣主權存在的問題,這些都可以去談,但像恢複協商等這些,民進黨政府也在兩岸談判上努力,但這些要如何立法?所以連戰根本是在「講話」。

民進黨立委李文忠則表示,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都是老生常談,不過由台灣在野黨領袖與胡錦濤談,具象徵性意義。至於連戰認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是否成局,得看執政當局是否負責任。李文忠表示,連戰說法荒唐,把中國應該負的責任推給政府,難道連戰不知道中國不只有飛彈準台灣,還有很多新式武器都是針對台灣嗎?李文忠說,如果連戰認為台灣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切就沒問題了,那麼國民黨主政時期,接受九二共識,中國有停止購買飛彈嗎?

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指出,連戰聯共制台獨的說法不妥,台獨是台灣的籌碼,否則連戰到中國誰會理。連戰可以說不贊成台獨,可以說贊成九二共識,但不能去結合中國反台獨,聯共反台獨可以解讀為壓制主張台獨的民進黨,這不只是公然結合外國勢力,而是公然結合外國敵對勢力,壓制本國競爭者,簡直亂搞。

(記者張國政/台北報導)連胡會共識是否納入立法?王金平表示還不太清楚連戰演說內容,無法表示意見;不過,國民黨副書記長卓伯源則表示,連戰在「連胡會」說出的五項共識是全國人民的期望,盼執政者協助達成。

對於連戰昨日的北大演講,立法院長王金平則表示,連戰說的有道理,中國共產黨反台獨,國民黨也一樣反對台獨,兩個黨在反對台獨的立場上是一致的。但聯不聯共又是另一回事,要如何聯、怎麼聯?他不知道。

(台北訊)連胡會新聞公報指出,國共兩黨共同體認,堅持九二共識下,推動五大工作。總統府資政吳澧培昨天表示,原期待連戰為台灣人民講幾句話,至少表達反反分裂法立場,但連戰未表達台灣人民心聲,只有「批評台灣、向中國獻媚」,混淆國際視聽、引起國內不安,已成為台灣罪人。

吳澧培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連戰一直認為有「九二共識」存在,這點不令人意外。但九二會談並非國共會談,是辜汪會談,是政府與政府間對談,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總統都說沒有「九二共識」,連戰卻還要自行詮釋有共識,令人不解、無法認同。

他說,最大失望在於對岸擺了這麼大排場,那麼多世界媒體關注,連戰卻沒有替台灣人民講幾句話,至少要表達台灣人民反對「反分裂國家法」立場,至少要向對岸喊話:要贏得台灣人民心,唯有伸出友誼的手。

--------------------------------------------------------

台灣日報     
2005-04-30
連戰訪問中國的言談舉止,台灣的人民及後代的歷史必有嚴厲的審判

─ 連戰昨天在北京的談話,徹頭徹尾就是討好北京政府的諂媚之言,根本遺忘了台灣主體的尊嚴存在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率團訪問中國之前,陳水扁總統曾經給予「祝福」,但從連戰昨天在北京的言行內容來看,顯然地,他並沒有相對祝福台灣,甚至是把台灣的主體性予以刻意隱形,更把台灣的民主化予以惡意貶抑。我們看到,連戰昨天在北京大學的演說內容,通篇充斥著「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崇古字句,也把台灣人民協力創造的民主成果貼上「民粹」、「台獨時間表」的不實標籤;在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達成的五大促進共識當中,劈頭就稱兩岸應在「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原則之下,儘速恢複協商。我們必須指出,連戰昨天在北京的相關談話,徹頭徹尾就是討好北京政府的諂媚之言,根本遺忘了台灣主體的尊嚴存在,這對國民黨在台灣的民間支持度將是嚴重的負面打擊。

對於連戰昨天在北京的言行,我們願意再次引用《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女士說過的名言,在台灣的許多人「似乎都戴了一副夢幻眼鏡看中國,所見的大陸,事實上,只不過是自己未完成的願望、歷史的悲情等等的一種投射而已」。不容諱言,中國當局在對連戰的率團到訪,確實下了一番事前準備的統戰功課,例如北京大學校方特意準備了連戰之母趙蘭坤女士當年就讀北大的照片,並且安排2百餘位北大師生以掌聲歡迎連戰演講,北京當局的統戰策略果然奏效,使得連戰在北大演講的情緒為之激動泛淚,進而在演講之時一再地把台灣人民納入「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之列;又如在所謂的「連胡會」之前,胡錦濤刻意耍弄文藝腔,吟詩歡迎連戰率團到訪,副總理吳儀更是緊握連戰之妻方蠫的手以示親暱。

北京當局的首長們「肉麻當有趣」的畫面,連戰夫婦及團員們的反應表現竟似受寵若驚一般,爭相要跟胡錦濤、吳儀等人握手合照;這樣的畫面,怎不讓台灣人民為之唏噓?連戰再度敗選總統之後就是不願會見陳總統,頂多就是在赴中國訪問之前打電話給「水扁兄」而已,他的妻子方蠫更是不曾握到「水扁兄」之妻吳淑珍的手。台北與北京、陳水扁與胡錦濤之間的遠近親疏問題,我們認為,這對連戰來說,不是地理問題,而是認同問題,所以他願在遠赴北京會見胡錦濤之時會稱「胡主席」,卻怎也不願在台北會晤台灣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總統陳水扁。

講到最後,連戰終究是在國家認同、人民屬性的層面上出了問題;昨天在北京的言談,連戰的嘴巴竟然完全沒有吐出「台灣人民」一詞,卻是屢屢言稱「中華民族」、「炎黃子孫」雲雲;連戰說「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是中華民族的最大成就,更是世世代代炎黃子孫的最大光榮。但是,連戰卻沒有問一問北京政府為什麼要以數百枚的飛彈準、威脅「炎黃子孫」的台灣?

根據連戰的說法,台灣之所以不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庇蔭之地,問題出在於台灣現在的民選總統以「民粹主義取代民主思想」,並以「制憲正名、台獨時間表打破我們的幸福」;連戰談話的荒謬程度,我們都替他感到不好意思。中國政府或許可以厚顏宣稱什麼都懂,但就是不懂得什麼叫做民主;動輒在政策施行之時宣稱「向廣大人民學習」的北京政府,其實才是連戰口中的「民粹主義」,連戰的告狀之言,告錯了對象。

可惡更可恥的是,連戰把台灣人民以血淚打造的民主制度,竟向北大師生演講之時輕率化約為「台獨時間表」雲雲,甚至在與胡錦濤會談達成的五大促進共識當中,硬把「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的鐐鎖套在台灣全民的脖頸;連戰訪問中國期間的言談舉止,後代的歷史及台灣的人民必有嚴厲的審判。
-----------------------------------------

台灣日報     
2005-04-30
砍下「中華民國」的頭之後

中國「招降」,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受降」,一「招」一「受」,中國/中共功夫盡現。不然,為什麼區區台灣在野黨領袖而已,卻能風風光光到中國享受所謂「元首級」招待?不但不符合「對等原則」,也不符合「比例原則」?原因很簡單,中共使盡全力「討好」連戰,極「統戰」之能事,贏得的是連戰無保留的示好,極「出賣」之能事;中共會「招」,連戰會「賣」,這就是連戰的「統戰價值」所在,也是「剩餘價值」所在。

連戰首先「出賣」的是中華民國,而且是當眾梟首示眾,不然為什麼在中國南京中山陵揮毫的落款是「民國九十四年,二○○五、四月廿七日」。只寫「民國」不寫「中華」,不是把「中華民國」的頭砍下來了?「民國」是什麼碗糕?有人看得懂嗎?除非在中華民國國內,寫「民國九十四年」才理所當然,才有道理。但是在任何國家,只寫或說「民國」(TheRepublic),中學生程度都不會如此白癡,那麼連戰為什麼而然?

只有連上連戰在落款之前高呼的「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才能看出連戰確是在中國謀殺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是「過去式」,中共不但不會否認此一事實,而且自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上承」中華民國而來,所以 1949年之後中華民國就沒有了,也因此在中國稱「中華民國史」為「民國史」,一如宋史、明史,正表示中華民國國祚已了,符合後代為前代修史的現象。

連戰砍下中華民國的頭,再肢解民主,也說台灣的民主是「民粹」。全世界稱揚的台灣民主成就,在連戰口中竟然「一毛不值」,不只是因為抱持「法統」的連戰是民主「反面教材」,更重要的是討好胡錦濤,取媚中共,為中共不行民主找到正當性理由。一如洪憲帝制時古德諾提倡「中國不適合民主」的論調為袁世凱張本。

殺了中華民國是「進身階」,貶抑台灣民主是「從其所好」,接下來,連戰積極目的為胡錦濤/中共煽起的民族主義加溫,言談之間比中國民族主義者還民族主義。連「為民族立生命」這樣把「不通」的肉麻句子都祭了出來。看來非但胡「龍心大悅」,恐怕中國人也會覺得「孺子可教」也。

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共要聽的、有利中共的,連戰掏心掏肺要五毛給一塊,相反的,中共不要聽的、不利中共的,連戰噤若寒蟬,絕對「謹守在野黨分寸」。至於六四民運人士王丹呼籲的「民主、人權」,以及台灣的安危,已經在連戰血淋淋的手上「終結」了。
----------------------------------------------

民眾日報     
2005-04-30
終於可以「喜極而泣」!

 昨天,台灣的天空「很晴朗」。

 惟,我的「眼眶」卻,淚漣漣。

 因為,我「喜極而泣」。且。整整「震撼」,半小時之久。

 好久,眼眶沒有「滾」出淚水。

 昨日的「淚水」奪眶,完全是一種「極深」感受。

 四二六,國民黨主席連戰「造訪」中國。

 桃園機場,一片混亂。整個「畫面」既血腥又難看。

 倘無深入瞭解,像極了「內戰」。台灣似乎沒有了,前途。

 在「血腥」的政治衝突後,各家媒體是「搞」了「分裂」之能事。

 有的盡罵「民進黨」。有的盡辱「國民黨」。完全不顧台灣人民的內心感受。

 台灣的「政治」,長期對立。已將台灣拖往,垂死邊緣。

 許多愛「安定繁榮」的人民,天昏地暗。暗自飲泣。內心許譙。

 甚至認定,台灣完了。

 而,昨天報載。

 在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表示:中國應尋求與陳水扁總統對話新途徑。

 這也許是台灣與中國的一次,新契機。尤其,正值連戰訪問中國的階段。

 在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甚至在演講中「提到」: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想」和民進黨「多點關係」。

 在台灣。機場暴力事,陳水扁總統「撂」狠話,政府將不分黨派,滋事者一律「究辦」。

 台灣,昨天「翻三番」的政治變化。不該喜極而泣?絕對應該。

 再將場景,拉返南投。

 國民黨的「縣長提名戰」,各戰將「斯文」又「有格」。沒有了上幾次的「訐譙」。沒有了上幾次的「練肖話」。

 政治爭鬥的「血腥」,不見了。也該,喜極而泣。

 至於,南投的民進黨。縣長提名的爭戰,尚未正式「開打」。所以,雖「暫」有火藥味,但「真」來了,是否可讓「南投」喜極而泣?南投政界,已在觀察。

 民進黨爭戰百里侯者,是現任縣長林宗男。有立委蔡煌瑯。

 兩人,公開與私下。都暗擊對手。甚至也公開「諷刺」。互不相讓。

 惟,這起「內戰」。民進黨派出與林宗男,有「親戚」關係的立委柯建銘,開始「協調」。

 是故,民進黨人士,有信心到最後關頭。兩強退一人,留一人與對手黨,爭戰二○○五的百里侯。

 如果真無「政爭」,南投人是可以「喜極而泣」的。

 自私一點。

 談到筆者之家。長子華峻,參戰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考試,昨天確定「考中」,筆者當然:喜極而泣。

 並非,考上暨大碩士班,很偉大。

 而是,長子一路走來。有著相當「坎坷」的念書之路。

 他的光復國小畢業成績,吊車尾。正心國中,無起色。私立親民專校,平平淡淡。

 直到「親民」畢業後,才體認「學業重要」。

 華峻「拎」著行囊,向北。與表哥「開始」死讀纏唸。

 最後,「攻」入暨大。

 原本認為,只要「能」畢業,就已「阿彌陀佛」。

 未料,成績愈來愈有勁。如今,還「考」到研究所。

 我,是該為上進的長子,「喜極而泣」。

 還在「激情自己」的人民。

 還在「自我偉大」的政客。

 還在「政黨偏私」的,政治好戰分子。

 還在「迷途」中的台灣下一代。

 回頭吧。應該讓台灣多數人,喜極而泣的時候了。不是嗎?

---------------------------------------------------

聯合報      鄧鴻源╱大學副教授(北縣淡水)
2005-04-30
國內糾紛為何到大陸控訴

台灣民主或有缺點

選務公正無庸置疑 連戰北大演講,朝野不同反應自在預料中,然而將國內政治糾紛帶到中國大陸控訴,是否得當?

連說目前台灣去中國化的政策是非常讓人遺憾的,此點值得存疑,畢竟扁政府只是強調台灣主體性,如認同本土文化,與中國尊重少數民族文化政策並沒有多大差異。中國少數民族長久以來可以學習自己母語,而台灣本土語言直到最近幾年才受到重視;其他民間信仰,也都與中國大陸差不多。至於一些政治人物整天高喊台灣主權獨立,也只不過是現狀的表述,如此怎麼說是去中國化?

蔣經國在台灣創造經濟奇蹟、推動民主開放,固然有其歷史定位,然而如果沒有當時黨外的力爭,台灣的民主開放可能嗎?鄧小平扭轉文化大革命的方向,推動改革開放,固然也有其不可磨滅之功,然而六四天安門事件又怎麼說?

台灣民主制度或許尚有許多缺點,但是選務的公正應無庸置疑。大陸只要有心做,不會比我們差。既然中國經改已經相當成功,為何不即早規畫實施政改?只要雙方政經改革都差不多時,彼此對話才有共同交集,在這樣的基礎上,兩岸永久和平自然不是空想。
----------------------------------------------------

聯合報      靳元軍╱家管(彰化市)
2005-04-30
理性溝通是擋不住的潮流

我父親和北大畢業的前台大校長傅斯年都是山東聊城人,民國廿五年抗戰尚未開始,日軍侵華舉動讓熱血男兒憤慨不已,只看到身為家中獨子十八歲的父親在曬皮箱,接著就失蹤了,桌上留下一張軍校錄取通知單,才知道父親去了南京。

民國廿六年對日抗戰爆發不久,日軍入侵聊城,姑姑等城中學生逃入泰山,輾轉到了延安。當然,父親成了國民黨,姑姑成了共產黨,國共在抗戰勝利後又選擇以內戰解決紛爭,一條台灣海峽造成多少家庭悲劇。解嚴前父親和姑姑就在香港見面,沒人提黨派之爭,只談親情敘鄉情。

今天連戰的北京大學演講「堅持和平走向雙贏」來得太慢,老百姓不願意再看到兩岸對立,只願意兩岸和平、互助、雙贏。理性溝通相互尊重取代批評互鬥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不要讓台灣的民主成為世界的笑話,只會強調自私的、獨裁的民主,而不懂多元和包容。

和平要一點一滴累積,非常不易,政論人物一句話,又是雞飛狗跳,希望這場演講能給台灣的政治人物一些省思,不要再惡鬥了。
-----------------------------------------------

台灣日報      王姵雯
2005-04-30
特稿
國共和解後藍綠和解呢?

打著藍色領帶,身著藍色系衣服的國民黨代表,和打著紅色領帶,及身穿紅色系套裝的共產黨代表,表情愉悅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握手言歡,雙方笑臉相迎留影合照,還簽署了一份象徵「國共和解」的新聞公報,頓時,一甲子的恩怨情仇,就在談笑間灰飛煙滅。

令人感嘆的是,曾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國共兩黨,如今因時空歷史演變,相互攜手和解,但生活在同一塊土地的藍綠陣營,卻不能早日化解怨懟,化幹戈為玉帛,反而受到對岸紅潮的播弄,對立的情勢有越演越烈的態勢。

連戰這趟中國行,訴求的是和平,這樣的主張理應更需要在台灣開花結果,不幸的是,從連戰搭機赴中前的機場衝突,乃至連胡會後,國民黨丟出承認92共識的想法,藍綠兩派的爭端始終未曾停歇,若再把時空往前挪移,更可以驚覺,台灣其實從去年319後,就沒有真正安定的政局出現,就算執政黨相繼釋出「扁宋會」、「和解共生」等善意,依舊化解不了泛藍的冷漠以對。

台灣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她具有民主氣息,還讓人民有表達言論的自由,這也是台灣和中國截然不同之處,也是她引以為傲的地方,因此,不管是什麼樣的政治立場,只要認為自己是愛台灣的人,是不是都該捫心自問,國共和解後,那藍綠和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