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反駁張海澎批判「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種說法

張海澎先生在其著作《分析邏輯》中的一節作了以下的批判:

http://www.thinkerspace.com/node/78

我們常常聽到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種說法。當我們得不到一件東西的時候,例如,你很想擁有一件物品,但當你儲夠錢趕到商店去的時候,發現你所要的東西已經沒有了,這時可能有人安慰你說:算了,這是天意,是你的終歸會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可能會是你的。但這是什麼意思呢?在某解釋下,這種說法是假的,是你的東西最後可能會變成不是你的,例如你的東西被別人偷走,再也找不回;不是你的東西也可能會變成你的,例如你在街上撿到別人遺失的東西,然後將它據為己有。

有人會說,你的東西被人偷走,最後找不回來,這說明了那個東西本來就不是你的;同樣的,你能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可見那個東西本來就是屬於你的。這種說法是強定成空的詭辯,它改變了有關語言表達式的用法,將明明本來是你的東西硬說成本來就不是你的東西,將明明本來不是你的東西硬說成本來就是你的東西。

什麼是屬於你的東西 什麼是不屬於你的東西?凡最後由你擁有的,都叫做屬於你的東西;凡最後不是由你擁有的,都不叫做屬於你的東西。根據他們對有關字眼的定義,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句話是分析句,分析句沒有經驗內容,但上述這句話卻偽裝成有經驗內容,似乎說了一些什麼重要的東西。故它是一個空廢語句。

總結。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類說法或者錯,或者空廢。類似的說法還有要發生的終究是要發生的;許冠傑一首歌的歌詞: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等等。這類說法表面上看來似乎說了一些深刻東西,但實際上不是假的,就是廢話。

--張海澎《分析邏輯》第86

筆者按

舉一個例子來說: 某甲於二十歲時買了一隻鑽石錶(該錶是他的),然後在三十歲時違失了,從此再也找不到(該錶不再是他的)。所以說:「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明顯為謬。「違失了而且找不到,這說明了該錶本來就不是甲的」。這種說法是扭曲了「屬於」及「擁有」的慣常用法,該錶明明是甲所「擁有」的,只因為違失了便硬把它說成「該錶本來就不是甲的」是「強定成空」。 

但請大家注意,這樣的批判其實是建基於「屬於」、「擁有」等詞語的***「慣常用法」***,但問題是當人們說出「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種說法的時侯,他們通常是採納了一種「宿命」的觀點:即「世事萬物皆有命數、是預定的,就像小說人物的經歷一樣,一切皆有定數」。這種說法不是要去描述一些經驗事實而只是表達出一種純思想觀念(「命定論」)。 

從命定的觀點看,「你的東西」的意思是「命中注定屬於你、就算曾經失去過,最終仍是會回到你身邊、屬於你的東西」,而「不是你的東西」的意思是「命中注定不屬於你的東西」。 

甲於二十歲時買了一隻鑽石錶,按「屬於」、「擁有」等詞語的「慣常用法」,該錶就是他的(起碼在當時是屬於他的),但從「宿命」或「命定」的觀點看,該錶最終不屬於甲,亦即「本來就不是他的」(「注定」不是他的)。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中的「命」字明顯己暗示了此觀點,但張氏依然視而不見,完全沒有考慮到這種說法背後的宿命觀點而只是一味用現代語言的「慣常用法」去批判。這就等如李天命用「我」的現代「慣常用法」(說話者本身)去批佛家的「無我」(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為「自我推翻」一樣(參考反駁李天命對佛家「無我」的批判)。 

其實類似的純思想觀念李天命也曾說過:「作為宇宙玄妙演化的結晶,我們終會達至圓滿無憾之境(神秘樂觀)」。按張海澎的思路,在某解釋下,神秘樂觀這種說法也是假的(天下間不得善終及終生抱憾的人多的是),如果你說李天命所說的「終會」是指別的生命週期,則它改變了有關語言表達式的慣常用法。

既然「你的東西」的意思是「命中注定屬於你的東西」,那麼「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種說法就是分析地真(而不是假)。它沒有經驗內容,但算不算是廢話?筆者認為不然,因為它能夠為太執著於擁有的人帶來提點及開解的作用,所以不能說是廢。

總結:「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種「宿命」說法既不假也不廢,當然閣下是否同意「命定論」是另一回事。 

參考網誌:

 反駁張海澎批判「是你的終歸都會是你的」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