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舉行的國際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早在十多份報章上報導了,現只記錄幕後點滴的二三事,包括幾張海報、一個擁抱和一封電郵。
幾張宣傳海報
遊行只花了約十天時間籌備,連製作宣傳單張的資金也缺乏,消息主要靠網路上宣傳,然而叻女之間眾志城城的團結精神卻教人振奮。
我和女友自發印製宣傳海報和單張,多家同志店舖都熱烈地支持和協助:有人替我們到其他酒吧派發傳單,有人拿過傳單後即承諾會全派出去,一張也不浪費。
多間同志店舖都是今次遊行的合辦機構。一次聚會中,幾位店東暢談創業感受,她們都同意女生的消費能力不算高,但她們不太介意盈利多少,因她們最希望的是提供一個空間讓女生們可舒適地相聚。
由於海報和傳單數量有限, 所以除同志店舖外,只派發到三處同志友善的場所:阿麥書房、七一吧和 a’ha。
在伊利近街的 a’ha (www.ahahk.com )是一間很細小的酒吧,店員是曾在六四吧工作的 ling ling 和 angle。在六四吧易手後,很多前六四吧的熟客紛紛到此作為落腳點。
那天來到 a’ha , 剛拿出海報, 店員竟只看了一眼, 便把海報貼到酒吧外的大門上, 那刻抱著女友, 頓覺世間很溫暖。
我想起七一吧門前的三尊雕塑: “There Is Hope”, 下面一句是: “The earth is but one country, and mankind its citizens.”
人群中的一個擁抱
遊行當天,不少女生踴躍前來當義工和糾察。大家手牽手打造人牆,讓彩虹旗飄過每位遊行人士頭頂的天空時,我感到我們的力量在慢慢凝聚起來。
遊行隊伍從維園歸來,在高歌一曲「愛是最大權利」後,有人擲下面具,還他/她本來面目; 有人讓汗水、淚水和真面目繼續隱藏在薄薄的紙面具背後。
一對始終戴著面具的情侣在人群中擁抱,立即成為相機和閃光燈的追擊焦點。
姐妹們見狀一擁而上,把這對情侣團團抱住,或用手臂按著她們的頭,或用頭遮擋她們的臉,務使她們不露出半點面容輪廓。
沒有事先相約,只是剎那間近乎本能的默契,同心協力保護這對情侣的身份。
人群中的一個擁抱盛載著更多無言的關懷和愛護。
一封電郵
遊行後的一天,收到朋友的一封電郵,看得我熱淚盈眶。
朋友說,我把她看成懦夫也罷,她和女友最後沒有參加遊行,她不想再被認出來,令老母再度哭泣難過。
我說:「不不不,你不是懦夫,你只是個好女兒!」
我匆忙地在網上替她找資料:如基恩之家的網頁上有不同釋經的解說,今期拼圖有阿星父親作為天主教徒的自白,還有站出彩虹的熱線會否幫上忙……
朋友說,一切也沒用,她母親只會相信所屬教會牧師的話。於是我無奈輕嘆。
朋友談戀愛,竟被教友「報串」,無端被迫向家人出櫃。本來一家人大可籍此機會加深了解,但朋友母親竟說,她寧願女兒一生孤獨終老,也不要她是同性戀。對話至此截然終止,母親只顧繼續哭哭鬧鬧。
父母難以接受女兒的性傾向是可以理解,然而那話有如毒咒,我為朋友感到心酸。難道母愛只是把自己的期望強加於子女身上嗎?
戀愛是人生最自然和美好的事情之一,為何同志的戀愛自由竟不斷地被無情掠奪、扭曲和踐踏?
無意中看到一段娛樂新聞。當被問及愛女與韓君婷傳緋聞一事時, 陳欣健說,拍拖是女兒的私生活,因此會尊重對方,他對女兒的選擇不感愕然,因每個人出生已有了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