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生活
我們答問題,
總要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才能安心。
朋友看公案,
是看,
不是參。
於是他不斷尋求一個標準的答案,
一定是這個解釋,
一定是那種涵義。
他是一個觀察者,
抽絲剝繭,
追根究底,
尋求一個放諸於天下而皆準的答案。
天下而皆準,
多令人安心。
標準的方法。
標準的道理。
標準的人生。
這是觀察者的安住,
觀察者是一個旁觀者,
事不關己,
所以只要知道一條方程式就夠用了。
下次遇到同一件事,
同一個人,
同一個公案,
只要套入公式,
得出答案,
就可以結案陳詞,
判定對錯善惡是非黑白。
一清二楚,
絕不含糊。
他們不明白面對公案,
是參,
參不是以觀察者的身份與客觀對立,
而是參與其中,
成為一個當事人。
當你成為公案的一份子,
你就不急於需要一個標準答案了。
那也是一種生存的態度,
有人過生活,
要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個客觀環境。
有人參生活,
不急於解答任何對象,
只是參與,
只是享受,
樂在其中。
今天的感受不同昨日的感受,
這一秒的答案不是前一秒的答案。
和愛人親吻,
每一個吻都不一樣。
愛惰在滋長,
公案也在滋長流動,
你怎樣對一樣還在不斷變化的問題找出標準答案?
那根本多此一舉,
自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