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指天然的水系統,比方幾千條溪澗匯集成江流,再分支形成不同的河流。文,也不是我本來想當然的「文」化,而是與「紋」相通,因為古時只有「文」字。
水利,就是人工鑿建設計,利用水的系統灌溉、發電等等。
當一般人只聞「水利」,不知「水文」,人與自然的關係,可見一斑。
南涌的蓮藕開始收成了。要先把魚塘的水退去,再換上防水衣連水靴,走進泥濘裡摸蓮藕。
漁塘的水該怎樣退去?這就得告訴你南涌水的故事。
南涌有大大小小好幾個魚塘,水深水淺都不同,預留給鳥兒的魚塘最深,讓魚兒自由生長;種蓮子的蓮花塘,大概十多呎深;而現在最淺的,就是藕塘,白鷺來了,僅僅半隻腳浸在水裡。
這不同高度的水,都靠TV設計的水管加L型喉管去調整。「原理很簡單,就像家裡的洗手盆,」他解釋:「如果要把整盆水放掉,盆底就得有去水位,如果只是要避免滿瀉,就在盆邊開個小洞。」
南涌的魚塘不是用來養魚,不必像一般魚塘有去水位把水全部退掉,幾個魚塘就是用L型喉管調節:不想放水,喉管就向上伸,喉管扭向下方,水就流走了。
而在南涌,灌溉用水,也全部來自魚塘。
這裡得天獨厚,魚塘裡的水不會完全乾涸,因為有源源不絕的地下水,而魚塘旁邊,就是南涌河。
香港其他種田的地區,就不一定有這種條件。
TV說香港農地昔日的灌溉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想辦法如何把河水抽上來,如果靠近河,直接用水泵便可,如果遠,可以在上遊建水壩,經引水道由高至低經過不同的田地,有些農場更會挖儲水池,把引水道的河水儲起備用。
如果沒有河,就會在山上建水塘,收集雨水。
「山是可以儲水的。」TV說。乍聽好神奇,原來也是小學自然科:雨水流過不同的石層,在空隙的位置積聚,而樹木的根,亦會把地下水抽上來。
水塘的雨水,自然地由高至低分散開去,灌溉四方八面的農地。基本上,新界所有農地的灌溉系統,在六十年代都已經建設完備。
然而,只要一列丁屋不顧大局,就會損壞整個系統。為免自己水浸,首先硬是填土把地基建高,旁邊的村屋馬上處於低地,同時並且阻礙了河道;再加上三合土地面,泥土原本的吸水功能大大減弱了──一下大雨,水無法滲入土地,也沒法流入河道,水浸是必然。
接著,政府浩浩蕩蕩地「整治」河道。原本一條小河,大家可以捉魚、游泳……政府工程粗暴地把天然的彎彎曲曲拉直,五呎深的小河可能掘成十五呎深、十呎寬變五十呎闊,總之打造成一條大水渠,然後機械地設計一些去水位,讓水流進附近的農地。從此,「河」只有「水」,原本一起生活的伙計,淪為功能單一的「水龍頭」。
別說原有「水文」系統破壞殆盡,連「水利」也談不上,政府整治過的河道,只是「防洪道」──沒有石頭,容不下蟲草魚蝦,整個生態平衡都受影響;人們只能從石屎天橋經過,甚至有宣傳片,恐嚇「擅闖」河道,會有突發山洪暴雨把你沖走!
(本文原載佛門網“明覺電子”﹐看photo esaay版﹕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