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南亞裔兒童的教育並非利益投資?

  教育雖為國家提供發展的實力和條件,但是教育政策制訂者與前線工作者對教育卻有不同的觀點。教育制訂者傾向於考慮國家資源、社會文化及政治觀點與經濟利益等因素;教育工作者關心學生的成長和個人發展。因此,教育政策往往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立場不協調甚致互相牴觸。本港南亞裔兒童的教育正顯示此種狀況,而由於最近種族歧視的立法與及國際重視教育均等教育機會而引起關注。

不同族裔兒童的教育政策

  九七以前,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一些英國其他前殖民地族裔的人也來港定居,一部分營商,一部分只為找生活。香港傳統的教育政策亦考慮到這些不同族裔居民的需要。

  國際學校主要為了外籍營商者或中產者而設,讓他們的子女在本港受教育支助並銜接他們本國的文化及教育制度,政府完全不插手干涉。

  那些沒有在本港興辦國際學校的南亞裔如印、巴、尼泊爾等,他們的子女有不少已經入籍成為香港公民,政府採取「同化」政策,讓他們入讀本地中、小學。若從教育考慮,南亞裔學童的教育應另立學校來達成。

  美、加等國家由多民族移民組成,必須有一個面向多民族特色的教育文化政策,例如美國推動「大溶爐」政策,透過教育同化不同種族人士;相反,加拿大實行多種族政策,鼓勵不同族裔人士保存原本的語言文化。

  本港並非一個多種族社會,可是卻有為數達五千的南亞裔適齡學童需要基礎教育,政府因此應從教育的角度去考慮這些學童的需要。

  表面看,既然這些南亞裔學童已是港人身分,他們理應接受主流的學校教育,包括教學語言、文化內容以致課程等。此外,既然大家都是港人,就不應另撥資源設立特殊的學校優待他們;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相同的教育「同化」他們,使他們納入主流的文化價值,成為真正的香港人。

透過中文教學效率將大降

  這種態度看似合理,其實不然。從學習的角度看,南亞裔學童透過中文學習,學習效率下降,此外要他們進入主流學校跟本地以中文為學習媒介的本地學生競爭,只會減低他們的成就感,消磨學習動機和意志。這些學生對中文作為學習媒介、對學校環境、對學習同伴等等都產生疏離感,結果只會令學習成果跟他們真正的能力不相稱,其實這是浪費:投入的資源得不到最好的效果,也妨礙學生的自我發展。

  相反,如果集中這些學童,撥出少部分校舍,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因他們及家人很多都說英語), 讓這些學童較容易學習,他們的成就及回饋社會的能力一定會更高。而這種學校的經營成本,也不一定比現行(把南亞裔的學生分配入主流中小學)的高,但學童的學習及自我發展會遇上較少的問題,社會整體的得益亦較大。事實上,前線教育工作者希望每個學童都能透過學校教育順利開展自我,面向未來。

偏重政治或經濟利益的考慮

  政府面對教育只會從經濟或政治利益去思考:對國際學校的支助基本上純支出,學生將來回國,也不會對香港有多大貢獻,但政府也樂於支助他們,因為有經濟與政治的考慮。給南亞裔學生的教育並無即時可見的經濟利益,因而政府只視他們為耗用資源但回饋不高的公民,懶得設想較佳教育方案,隨便「解決」了就學問題便算了。

  可見政府的教育政策與前線教育工作者的期望很不同,但政府卻握著教育決策的權力。事實上,本港的教育很多時都面對類似的局面,令教師陷入順應決策者但喪失教育的境地。

信報.中港評論.林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