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紀復講座摘要:愈少愈自由

區紀復講座摘要:愈少愈自由

台灣著名簡樸生活者區紀復,曾留學瑞士,是高材生,但他二十六年前毅然辭去工程師工作,不再打工,從此過清平生活,自耕自足,每月消費僅一千台幣,但心中富有。在台灣推廣簡樸生活二十多年後,他認為是時候來港宣揚。以下節錄他在12月26日於旺角Club O(綠色生活教育基金)的講座,以饗讀者。

我在台灣花蓮住,對著海,那裡猶如天堂。但來到香港,看到大廈愈來愈高,街道十分狹窄,空氣極不流通,這裡就像地獄。

我來這裡前,又看到旺角的商店擠滿人,他們在地獄做甚麼?他們買的那些東西,對我毫無吸引力,送給我也不要。

但我不介意由天堂過來地獄,我想為大家帶來天堂的快樂。

去年我寫了一本書《愈少愈自由》。現在全球領袖才開高峰會議減排,我二十年前已這樣做。我的屋是自己搭的,從拆樓的地盤拾來建築廢料;我不用電、不用自來水。我燒柴煮米,生活很簡單。雖然用柴會製造二氧化碳,但我會多種樹,吸取二氧化碳。

我的生活儘量少。錢少、慾望少、需要少。想到錢少,有人就會恐懼,但只要動腦筋,凡事自己做,就不成問題。慾望少,因為那些商品對我毫不吸引,它只代表慾望。「發展」是一個漂亮的面具,很多人因此都受騙了。你看看每一個人是否快樂,是否平安,彼此之間有沒有愛?這才是最重要的。

少不是無,不是窮,少並不自卑,是我自己的選擇。二十六年前不再賺錢,也沒考慮退休金是否足夠,但過了二十多年,我的錢似乎愈來愈多,因為我根本沒有怎樣用錢。我的錢不缺,而我的心也愈來愈豐富。當年我仍在塑膠企業任化學工程師,我時常反省,我做的事正確嗎?人人都應該時刻反省:現在做的事正確嗎?當時台灣已有朋友看到環境開始惡化,垃圾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尤其我在工廠工作,工廠製造大量的產品,而產品用完就丟棄了。香港沒有塑膠工廠,但我看到我們工廠噴出來的煙是臭的。我的朋友跟我說「你的工廠常噴臭煙出來」,這令我反思我做的事。工廠排出來的水還是黑色、有毒的,附近的人愈來愈不敢耕作。

塑膠的發明者聰明「絕頂」,他們「絕了頂」,沒有考慮過塑膠製品用完後怎樣處理。就算我繼續做工程師,發明很多先進產品,但長遠還是會造成惡果。我的良心不安,於是決定離職。那時我還很年輕,可能還有四五十年過活。但我沒有計算是否能應付退休。這條數學是計算不到的,最需要的是有信心。你要知道你自己在做甚麼,那能加強信心;信仰同樣可以給你力量;我還有一項原則:只要我做的事不是為了自利,不是自私的,我相信沒有問題。因此我決心不賺錢,還把我的書都送給圖書館,所有值錢的東西都送人了,連保險也不要,我展開了五年的環球旅行,學習世界各地的綠色生活方式。

五年後我定居花蓮,我在花蓮的地方是怎樣建出來?那有朋友幫助。朋友也給你力量,他們不是酒肉朋友,而是有共同理念的朋友。我知道我有任何問題,只要開口,就有人支持。不過我還沒有需要開口。我的信心愈來愈大。這些年來有懷疑嗎?沒有,我愈來愈踏實,愈來愈覺得這是正確方向。我這樣做已二十一年了,台灣已經宣傳夠了,我可以開始到其他地方分享。我先去較熟悉的地方,如香港、澳門、中國。

我的生活細節怎樣?我最初一兩年會計算每月開支,一個月一千元台幣(約二百來元港幣)。我不用買甚麼,我需要的都有了。吃,我自己種菜。而且,台灣花蓮面積大,雨水充足,甚至有很多野菜。我們的郊野有三十種野菜可吃。不過你要有知識,查一下書,看看哪種菜可吃可摘。不過米無法自種,所以還是要買。我去批發市場買,發現那裡有很多食物給丟棄浪費,其實那些蔬果有不少還是挺好的,可能只是因為數量太多,又或放的時間比較長了,於是給丟棄,我就撿拾。我已二十年沒有買菜,我只會買米和麵。油鹽糖醬也不需多買。一瓶油可以用一年,我每次只倒一兩滴,當然倒出來時要有技巧。鹽我吃較健康的海鹽,二十年前買了一包,二十年還未用完。糖不健康,根本不用。煮米用的柴則可撿拾。你覺得不可思議,但我證明給你看,我沒有病。我雖然瘦,但我肚腩上沒有負擔。

我的眼鏡也是撿回來的,很多人度數不同了,就直接換一個新眼鏡,所以很多舊眼鏡可撿。衣服,我二十六年沒買,很多人都有太多衣服了,二手的衣服隨處可見。

愈少就愈自由,你不怕失去物品。前提是你要降低慾望。你要時常反省人真正需要的是甚麼,而不是只看你想要甚麼,人想要的太多了,需要的其實不多。其實有時需要也可以不要,那可能只是被誤導。西醫常說你身體需要甚麼維他命,其實是誤導而已。我茹素二十幾年了,人的身體結構和草食動物相近,消化系統很長,適合消化植物。我才不理西醫說的甚麼營養不足,牛羊吃草也很強壯。熊貓甚至只吃竹,成分只有纖維和水,營養豈不比草更差,但牠一樣很強壯。我們的消化系統有能力轉化,把植物轉化為所需營養。人類也可以,只是我們的轉化系統愈來愈退化,那是被西方營養學所影響,你需要甚麼維他命就給你甚麼維他命丸,於是我們把食物轉化成營養的能力愈來愈弱。我要再鍛鍊我的轉化能力。多接受挑戰,我的能力會愈來愈強。

吃,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環保,例如橙,吃了果肉,剩橙皮,就這樣丟了,很可惜,而它也有莫大貢獻,曾負責把橙肉好好保存,我們要感恩。於是我用果皮造飾物,增加了它的價值。人也一樣,不要說別人沒用,你可想想怎樣讓他發揮,增加價值;人不會是廢物。我剛才乘地鐵來,在車廂見到兩個男性朋友,一個好靚仔,一個眼鼻口都歪的,可是兩人談天非常開心,貌醜的完全不自卑;而當有一個手持枴杖的老婆婆走進車廂,他二話不說讓座,我看著覺得很感動,他很有自尊。

住,我很簡單,我住的地方甚至沒有欄柵,歡迎人人來訪;就是我來港幾個月,也不用鎖門,根本沒有東西可偷,我用的炊具都是撿回來的,失去了就再撿吧。行,出門自然要用腳。我住處離都市十五公里以上,有需要也可徒步去買東西。不過我通常會在公路旁招手,看看可否坐便車,通常只要十分鐘就招到一班便車,比公車還密。當然你要有笑容,而且要穿得較鮮色,令人注目。他停下來時,你要語氣溫柔。其實停下來的都會願意給你上車,但如何讓他願意載你去你想去的地方?這又要學問。我會不斷稱讚他,說花蓮就是有很多樂於助人的人,你就是其中一個了。說著說著,他愈來愈高興,就會說不如載你到目的地。他本身已有善意,你幫他再進一步釋放出來。我還從中交了不少朋友呢。我已掌握了乘便車的技巧,可以教人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我都滿足了。

最後談一個故事:有一位香港的大專生曾來台灣跟我學習簡樸生活,有一天我給他一個挑戰:在三天內從花蓮來往台東,一分錢也不帶。他說他是跑馬拉松的,跑去台東絕對沒有問題,我說到台東後,如果你要找住處,可以去教堂、廟宇、警局。要吃的,只要很專注地看著人家吃飯,那裡的人很善心,自然也會分給你吃。後來,他去到台東,果然就見到教堂,神父也樂於收留他一晚,一問他從哪裡來,神父聽到就說全城只有一個香港人,剛好在對面開麵包店,著他過去。麵包店東主一見是同鄉,大樂,就請他任吃麵包。這令他印象深刻:人情味原來很珍貴。

後來他回來了,他說最難過的是,這天本來是他生日,竟然用來徒步往台東。他返回香港後,把這事寫下來,參加了《明報》一個徵文比賽,得到大專組冠軍,獎品是兩張來往任何地方的機票,這令他大受鼓勵。再後來,他還獲特區政府聘用為最年輕的政治助理,月薪有十數萬元,雖然他就再沒有找我了。不過我相信他一定是很有智慧,所以才受聘用吧。

簡樸生活之道,兩小時是說不完的,所以我寫了很多書,大家可看看我的《愈少愈自由》,裡面有很多貼士。你不一定要跟我一樣,有人說我是矯枉過正,我特意這樣,我走得比較極端,你中和一下就很恰當了。大家按照自己的環境和條件,過儘量簡樸的生活,就很好了。

《愈少愈自由》: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