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雜誌醫學常識專欄,
文章內以醫學角度去審視「痛」這個東西,
先來了個醫界對「痛」的定義:
"An unpleasant sensor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actual or potential tissue damage"
痛,
是指神經末端受到傷害,
例如手被火炙,
痛的信息便第一時間將「案發現場實錄」,
通過「電子訊息」直遞大腦控制室,
這是無意識反應,
以使我們在瞬間意識危險立時行動,
手痛縮手腳痛縮腳,
直至信息真正送遞大腦「編輯部」,
經「新聞剪裁」後,
才會成為「意識」,
在這個很短的傳遞過程之中,
如果你把握時機滲入「雜訊」,
例如我們習慣撞了一下,
立刻在撞痛的部位用力猛擦,
去「改動」一下「痛」的信息,
令到達大腦的信息成為「痛」與「擦」的「複訊」,
以至大腦有不同的「解讀」,
就可減少痛的感覺,
由五級警報變成三級甚至二級警報,
痛的反應就不會做成太大的惡性循環,
減少痛楚帶來的苦頭。
這點,
和我時常提倡的不「勞」而穫,
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勞」,
不是好食懶飛,
而是在於如何減少「勞」的訊息。
你上台演說一小時好「勞」,
你和朋友吹六小時水很「爽」,
在「勞」和「爽」之間,
同樣有個傳遞過程,
你在當中如何將這個信息交待回去,
在「中間」大有「文章」,
最近有幸能旁聽一個傳媒課程,
堂上導師指出要做好一個新聞題材,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個你本身十分感興趣的題材,
在現實中就有一個新聞從業員,
因為整生致力追求「不老」,
因而專揀選健康美容的題材來做,
由于這與她的人生目標一致,
所以她做的專輯連續得了七年獎,
你可想像而知,
她在當中所付出的心力體力,
一定到達「勞」這個層面,
但,
我相信她是不「勞」而穫,
因為她的「勞」這個信息包含了「樂」,
是一個「雜訊」,
令「勞」變成「少勞」或者「不勞」,
而在她繁忙的工作上,
即使不能不「勞」而穫,
也可「少」勞多得,
勞樂雙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