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物之價值再現

物之價值再現

因著展覽的緣故,接觸到「升級再造(Upcycle)」這個新鮮詞兒,我一再想像它的意義。

記得早些年開始流行環保的時候,我媽就說過:現在說甚麼環保的,哪裏及得上從前的人環保!

她回想年少時,衣物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地穿戴、包書用的是月曆紙、轆麵粉用的是舊玻璃樽,就是爛銅爛鐵甚麼的,都可以賣給收買佬。現在?莫說再沒收買佬,就是衣服月曆紙等過季過時後都只會直接往垃圾桶——或者回收箱——裏丟。早前讀到陳雲先生「回收」一文,以社會經濟之狀況與發展分析回收業之興衰,直指現時雖然興起環保思想,社會卻無環境配合回收工業,致使回收有名無實,或成為「購物狂的告解室和贖罪所」。所言甚是。

升級再造有可能是出路嗎?近年回收工業被視為蝕本生意,因為接收物料需大量人力和運輸成本,物料存儲又需大量土地空間,但製成品卻無法抵消這些成本。「升級再造」一詞源自《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一書,用以形容取用廢棄物並將之轉化成消費者產品的過程。一般的循環再造(Recycle)大多只是降級再造(Downcycle),廢棄物會被還原成原材料時耗用大量能源資源,再造產品的品質和價值亦會漸趨下降;升級再造則直接以廢棄物為製作原料,免除還原成原材料時的能源消耗,並以提升廢棄物的經濟、美學、實用等價值為目標。而今次的實驗展則再進一步,探究升級再造的運作系統:可以運用社區網絡來回收物料嗎?可能連結工廠回收它們的邊角廢料嗎?如何把廢棄物設計成有價值的升級再造產品?製作過程可以在本土進行、幫助社區就業嗎?……種種想法都是期望回收能有名有實,不再浪費,又不會蝕本。

不過它只可能是環保的小小一途,為無法避免產生的廢棄物提供出路;源頭滅廢才是最根本的。升級再造或者甚至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我們可以直接從升級再造品的外觀看到原來的廢棄物,這提醒我們:哦~ 原來垃圾也可以不是垃圾,可以依然有價值——不只是經濟價值,更是物的潛能和美麗。這是從生活需要和手邊資源出發的創見、創意、創新、創造。從前社會人人皆有此視角,比較起來,我們則是集體創意匱乏。不過不打緊,我們可以隨時拾回,只要你願意。

兒時總給規勸要把飯菜吃光,皆因農夫種米「粒粒皆辛苦」。這是珍惜的道理。不只珍惜金錢,更珍惜擁有之物、背後的辛勞和我們的福氣。一件物件—無論是名牌手袋或是包裝裏的塑膠托盤——在到達我們的手邊之前,都經過漫長的路:原料提取、設計企劃、生產製作、包裝運輸、宣傳銷售……每一環節裏都涉及眾多資源和資本的消耗,以及從業人員的心血和汗水。在現時的消費模式下,這些過程都不被看見,但其實不難想像吧,同樣「粒粒皆辛苦」。

看見物的價值,加入自己的創見和創造。升級再造的精神,大概如此。

惜物,惜福。共勉之。

刊2010年6月18日明報世紀版 (作者為《地毯、橫額與皮革—升級再造實驗展》參展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覽資料

地毯、橫額與皮革—升級再造實驗展

日期:即日至6 月30 日

地點:集成展館a-link plus

灣仔軒尼詩道302-308 號集成中心

查詢:9672 4867∕[email protected]

http://www.hkcmp.org/eflyer/upcycling_eflyer.html
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19579301417045&index=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ption of the picture:
是次展覽為「升級再造」設計了一個標誌。標誌是一個箭嘴,旋轉向上,共有三層。一般產品的生產模式是「take,make,waste」, 即取用天然資源、製作和棄置。標誌的三層代表「升級再造」的生產模式: 「waste,take,make」,即取用廢棄物再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