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抗擊官商勾結,防止車毀人亡」的遊行完結後的翌日,《大公報》就出了兩篇社論(奇怪就是港聞沒去報導),一篇為關昭(亦即《大公報》主筆葉中敏)的《討論比遊行更適宜》,另一篇則是龔言的《但願「80後」勿敵視政府》,同樣也是否定和批評是次行動。
先旨聲明,這篇回應,只是以個人名義發表。
葉先生的文章主要是針對我們的行動,而龔言先生則是表示香港其實沒有官商勾結。
首先,這次行動,的確是因為唐英年批評80後而所引發出來,並且更由青年牽頭,帶領這次行動,向政府表達不滿。但是,這並不代表只是一場我們與唐英年之間的爭執,而是以特區政府為首的資產階級特權向基層民眾進行行一次赤裸裸的壓迫行動。他在演說中,將官商勾結的問題化約成我們的搗亂、我們的憑空想像。
但事實呢?正如我們的遊行聲明所言(當中內容也是我們的同志齊心搜找資料以得成的,非一時衝動也):
「各大財團的企業董事均可獲超過10%加薪,但基層工人加薪幅度卻只有1至2%,甚至凍薪,連通脹也追不上。財團肚滿腸肥,基層勒緊肚皮,特區政府責無旁貸!
「在地產霸權下的香港,恒基地產、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信和置業和長實,五大地產商合共所持有的土地儲備,總數超過政府3倍。土地供應不足是掩人耳目的謊言,現實是地產商囤積居奇,減少興建住宅數量,抬高樓價,牟取暴利,使香港成為住宅樓價全球最貴的地方,樓價中位數相當於家庭每年收入的11.4倍。特區政府不單減少興建公營房屋,而且縱容地產商投機,包庇之心昭然若揭!」
因此,我實在不明白為何龔言先生會說香港沒有官商勾結。閣下更曾言:「如果政府真的有和商界勾結,今時今日香港還能承受得起國際大都會這個美譽嗎?每年有那麼多外國投資公司願意進駐香港,他們是眼盲,還是耳聾?」難道閣下不知道,資本家是以甚麼來生存?利潤最大化。一個低稅制、低工資的地方,加上還有偏袒商家的政策,他們會不來進駐嗎?正是他們沒有眼盲,沒有耳聾,所以才更加要來香港從廣大民眾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最終,他們為香港爭取到第一--堅尼系數全球第一。
至於閣下又以綜緩和生果金作例子,表示香港已有數十萬家庭受惠。但細心想想,假若香港真的全民富足,為何還有數十萬家庭需要援助?而且,一直關注綜緩、生果金的基層團體不斷向政府表示,援助金額不足,無法協助他們脫貧,但最後政府卻不予理會。就在我們行動前的一星期,便有基層團體發起的「反通漲」行動,當中更有增加綜緩金的訴求,但我們面對政府的回應,就是禮賓府後門的一面鐵閘。這些也是鐵一般事實,證明政府絕對有袖手旁觀!
因此這又回到了葉先生的文章上,我們的行動,「官商勾結」是直接回應唐英年的言論,「物價上漲」是前者的後果,至於「立即普選」,請問閣下是哪裡聽到的?我們當日好像沒有如此的口號。誠然,這是我們的共同願望,畢竟,現在官商之所以如此沉瀣一氣,正是欠缺人民的直接監察及參與,所以它們最終也是一體的,何來的「大雜燴」呢?推而廣之,正是這些狀況下,青年不是唯一受害者,還有廣大群眾,因此我們是積極鼓勵不少非青年的打工仔參與是次行動。我們從來不只為自己而戰,正如在下早前接受《明報》訪問時,也表示過:『青年組織彼此從未「閂埋門做皇帝」,「相反比高官更關心基層疾苦」…不少大學畢業生被僱主壓低工資,因此體會基層勞工處境。過去團體曾反對高鐵工程和支持復建公屋,除透過示威,也有約見相關政府官員促成討論,但獲官員接見機會不多。』
況且,《基本法》賦予我們享有「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在現時政府漠視民意的情況下,我們選擇用遊行方式表達意見,有何不可?更何況,誠如我也提及過,「除透過示威,也有約見相關政府官員促成討論,但獲官員接見機會不多」。甚至遊行日完結後,我們聚集於政總,一起討論未來的社會藍圖,我們是極度歡迎政府派員參與,然而,當唐英年親手接收我們訴求的膽量也沒有時,我們也不能奢望太多。正如,早前中日釣魚台爭端之時,共青團不也是發起遊行抗議日本政府嗎?若按照葉先生「動輒上街遊行、喊口號,不僅無效,而且已經是一種過時落伍的表達方式」的邏輯,他們「跑到街上揮拳頭、叫口號,是討論問題的有效方式和途徑嗎?」加上,唐英年在拋下「車毀人亡論」後不再予以回應,是否更不負責任?
(本文原於FB發表,並因應在這裡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