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五一出版,先分享左草紙仝人的集體成果一篇作預告。其實,撐雞蛋仔伯伯,不是因為佢d野好食,不是因為他人品,不是因為懷舊,而是社會政策不應該這樣處理基層市民的生計,搞清楚呢d,就唔會被惡意中傷困擾……
地產霸權與自力更生
文:露暈娜
四月中又有七十幾歲小販,四個月內連續被食環票控七次,搞到七十幾個街坊衝出來撐伯伯,網民又鬧哄哄,又話搞全城支援阿伯。唔知係咪見到阿伯出庭,竟有包括反高鐵搞手的廿多名市民出來聲援,於是第二日即刻就有匿名消息放料話阿伯攞綜援,仲要大版頭條砌阿伯砌到全城都知!於是,本來城中有好多要求檢討小販發牌制度的討論,對於地產霸權迫到所有小本經營都要挨貴租的討論,就難以繼續落去。
這位賣雞蛋仔的吳伯何方神聖我無興趣,但傳媒的做法好有要被批評的地方:當大家開始鬧阿伯「講大話」的同時,真正對基層民生重要的小販發牌制度等問題,就會煙消雲散啦。
濫用「消息人士」?
其實呢,新聞紙之所以容許「消息人士」這種有機會不負責任的消息來源作為事實報導,主要是因為相對於有實際能力進行壓迫的權貴,小市民作為消息來源是需要保護的。這是為民喉舌、監察權貴的新聞機構應該做的,因為小市民可以監察權貴,才令社會真正有可能平衡。同時,話明係權貴,梗係有能力自己出來澄清啦,同無權無勢小市民唔同喎。報紙一派街, 一上電視,通街都見到,一個無權無勢的小市民真係百口無辯喎。
露暈娜我睇左幾份報紙,都找不到這個放料話阿伯拎綜援的神秘「消息人士」到底是何方神聖,只是一律話「消息稱」、「消息指」。一個「消息人士」,其消息不用查證就可以報導,呢個消息人士會唔會就是,唯一掌握到市民申請過什麼福利的政府呢?為何要這樣鬼崇呢?
煽情報導 焦點錯誤
大家如果記得,一開始時,傳媒自己把報導的焦點放在感情線上,而不是放在民生和政策的層面。一開始,傳媒一窩蜂都是報導伯伯如何住小爛木屋,其他街坊及同行如何出來撐他的「互助精神」。但是,真正的問題,是地產霸權影響之下的各種民生政策使基層受罪,當中包括,小本經營做小販的可能性被發牌制度所扼殺。
大家想想,一底雞蛋仔賣得幾多錢?十五蚊上下啦。一個小販被食環四個月內票控七次,一次罰款八百元上下,加上木頭車充公(約要千多元),咁就唔見二千蚊,至少要賣134底先至夠俾佢罰一次!唔洗食咩?就算他真是有領取老人綜援,標準金額只有$2680,那麼也是不夠生活啦!
講真,明知好多人一聽到綜援就鬧,好多人都唔敢話自已有拎綜援啦﹣﹣就算真係有需要。老實講,阿伯都係忽然遇難,街坊衝出來幫他也是他意料之外,傳媒更不是他自己叫出來,咁樣即時的自我保護的反應好正常﹣﹣俾你都唔會忽然同咁多人講自己私隱啦,有乜出奇。
查實,一個咁樣環境的伯伯,他是否有拎綜援,與食環的瘋狂票控有什麼關係?他妻兒住在哪裡,到底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地產霸權令到好多人想經營小本生意為生都不可能,這與他有否拎綜援,又有什麼關係?
傳媒一開始想幫他時就用煽情、個人化的報導,又要強調他自力更生,但就忽略民生政策與社會的貧富懸殊的問題,於是到踩他時,也是從煽情位出發。其實,當一使用煽情的報導手法,無論傳媒幫你定踩你,只要你係無力反擊的小市民,後果都是……凶多吉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