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eith
印度聖雄甘地說過:「 貧窮是最惡劣的暴力。(Poverty is the worst form of violence.)」政府管治 及制定政策的目標應是為市民帶來幸福,保證每個人都能脫離貧窮,過有尊嚴的生活,這應該是每個政府的首要目標。
政府在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宣佈貧窮線,以家庭入息中位數的一半為界,按去年收入水平作計算,一人家庭的收入低於$3600便會被界定為貧困人口,但梁振英在扶 貧委員會高峰會上提出政府制定扶貧政策的原則時,又指明消滅貧窮問題是不可能的,暗示政府政策不會以滅貧為目標。是不能也,還是不為也?對富裕的香港社會來說,我們面對的並非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是資源分配不平均的問題。
在 2012年,香港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0,700元,足以與世界上其他發達國家媲美,但香港的堅尼系數在2011年亦創歷史新高達0.537,顯示香港的高收入伴隨的是嚴重的貧富懸殊,歷年來香港面對過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危機,但每一次香港都能迅速站起來,經濟重回軌道,但經濟高速增長,所代表的只是香港的經濟水平在總量上的進步,或者說是富人、是大資本家的資產的進步,對大部分市民來說,經濟高速增長並等於他們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亦不代表他們可以脫離貧窮。
其實只要通過財富再分配的政策,如低收入補貼,滅貧是可能的。通過補貼使家庭收入高於貧窮線,那麼貧窮人口便可以接近零,以政府六千多億的儲備,完全是可以達到的目標,而通過建立正義的稅制,亦能為政府帶來持續的收入去實行扶貧政策滅貧。
個人努力萬能的迷思政府一直傾向視貧窮為個人問題,認為貧窮是因為老弱傷殘或欠缺一技之長,以至難以在勞動市場尋找工作謀生,或是把窮人污名化,批評窮人懶惰,缺乏工作動機,不肯努力工作以向上流動。在香港,政府為市民提供多種服務,包括:醫療、教育、房屋及安全網式的福利援助,政府認為這些社會服務有一定財富再分配的功能,有助減輕貧富差距,而每當壓力團體要求政府改善福利政策時,政府總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認為貧窮問題只是個人財富創造能力不足而非制度分配不均的問題,因此經常強調香港每年有多少經濟增長,但對香港社會不同群體能否分享受益經濟增長則隱而不宣,無視財富再分配機制失效,貧窮問題持續惡化的現實,有部分官員和政客甚至認為福利只會造成依賴,資本主義社會下必定會有貧窮,而貧窮可成為個人向上流動的動力,無視貧窮人士的困境。
改變扶貧思維對貧窮人口來說,他們不僅要面對物質的匱乏,很多時更要面對社會排斥。生活物資的困乏使貧窮人口難以融入主流社會的生活,無法建立人際網絡,而社會中某些弱勢社群如新移民、綜援受助人更易被人標籤成不思進取,依賴福利而遭社會排斥,使其難以脫貧,因此政府有必要重新建構扶貧的思維,除了經濟上的支援以外,更要協助貧窮人口重建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讓他們有更多人際網絡資源向上流動。
【十月圍誠- 萬聖節巡遊】
【日期: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時間 : 2點到晚上6點】
【集合地點 : 旺角西洋菜街】
【路線 : 旺角西洋菜街、李嘉誠1881、尖沙咀碼頭、中環碼頭、長江中心】
【左翼21 戶外商討日】
日期:11月2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6點到9點
地點:長江中心
D-Day 報名:http://bit.ly/1ccXN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