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年施政報告提出以「地盡其利」方式催谷「六項優勢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幸被特別關照,但結果竟然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位於官塘工廠區一幢五層高廠廈,由藝術家自行「活化」的「live house」─Hidden Agenda─過不了年關,在1月31日關門大吉。大樓最終將會由誰家大地產商「升呢」,不是顯而易嗎?「活化」的即時效果,是中間人「落釘」圖利,廠廈變成奇貨可居,加租與趕客,藝術家以至小商戶被所謂市場「自然」淘汰「叮」走。
在經濟掛帥的香港,藝術工作者在城市邊緣自生自滅。工業北移,人棄我取,十年之間,藝術工作者艱苦經營,有機、自發地在各工業區形成了各種群聚(cluster),包括以視覺藝術為主的火炭、以音樂和電影為主的官塘、以劇場及表演藝術為主的新蒲崗、集時裝與音樂於一身的長沙灣等。既讓本地以至海外藝術工作者能一展所長,更富豐了市民的精神生活,使香港文化更趨多元化。何況以文化帶動後工業城市社會活力,甚至經濟轉型,更是1980年代以來全球大勢所趨。
不幸的是文化藝術今次受到政府「關照」,結果竟是適得其反。「活化」政策表面是為土地用途拆牆鬆綁,實際是放鬆(de-regulate)了地產商而規管(regulate)了「生勾勾」的用家。事實是廠廈空置率,自1987年後大部份時間都不比商廈低(除了1988及1996年)。故此,我們只能合理懷疑,「活化」不是產業政策,而是借產業之名的樓市政策。而所謂優勢產業,政出多門的結果是,「文化創意產業」既不被承認為我們是「工業」,也不被我們視為「文化」,而被掉落在各政府部門之間的坑渠邊。 我們希望我們的「創意」能被正視為「文化」,而我們的「勞動」能被承認為「工業」,使我們能名正言順地繼續貢獻社會。
而我們更不恥的是,高地價政策之下,所有香港人的生計都必須聽由地產市道主宰。政府以至地產商視土地為囤積居奇、待價而沽的商品,而不是用來解決房屋、生產、公共設施以至社會文化等民生需要的空間。結果是這邊廂在炒賣天價豪宅,那邊廂死人塌樓。而香港有史以來的第一條藝術村─油街,比北京的798還要早,但「創意工業」租客在2001年被迫遷以後,空置已達十年,成為東區走廊上的一道詭異風景,在在證明土地政策長期失衡,救市不救人。而由上而下規劃出來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亦因管理缺乏透明及專業,情況極待改善。
官塘band房的結束,只是最早的「壯烈犧牲者」。地產商已在磨拳擦掌,等待發展局四月一日起的一站式「活化」服務。唇亡齒寒,就算大家不是身在官塘重災區,也會因為在工廠用地進行「非工業用途」而遲早被拉人封舖。
故此,我們今日決定「出黎行」,在寒冷的大年初七「人日」,到相關的半官方機構藝術發展局表達我們的訴求,正視文化藝術工作者的空間需要,主動為我們與相關政府部門中介協商,重新修訂「活化」政策,使文化藝術工作者以至市民在工廠區內的創意活用,都得以保留以至進一步發展,豐富我們的精神以及物質生活,使本地文化創意工業長做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