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跳出網絡、走入社區——說服中學參與社區貓絕育放回計劃後記

跳出網絡、走入社區——說服中學參與社區貓絕育放回計劃後記

文:張婉麗

從事動物權益工作多年,有時會教人不敢對人類抱期望。但如果真的全完沒有期望,那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換言之,要推廣動物權益,就一定要保持積極。

事緣葵涌區一所中學於上學年參與了香港大學工程學院的校園發明大賽,並以幾位同學發明的驅貓器獲得最實用校園發明獎。大概一個前,網上有人開始討論這個發明,批評發明以驅趕動物為出發點,是沒有愛心的表現,亦有人為校方辯護,一場駡戰就這樣展開。

有些人認為,校園只是對貓隻進行驅趕,而不是請漁護署來捉貓(人道毁滅),沒有傷害動物,況且學校對「野貓」並沒有責任,罪不在學校。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學校教導學生必須包括德育的培養,動物是地球的一份子,人類實在無權加以驅趕,這是學校和同學必須了解的事實。兩三天之內,這場辯論在臉書上已最少有四百多個分享,加入戰圈的人越來越多,情況陷入僵局。

筆者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鑑於網上罵戰實在無助解決問題,於是立即與另一位舊生約見校方,先「摸底」了解校方立場,再看看應採取什麼相應行動,希望能以正面的手法平息這場爭辯。

了解之下,知道學校只在發明驅貓器時為此儀器進行過實驗,獲獎後該發明已被拆除,根本沒有使用。大約年多前,校園裡出現了不少貓隻,以致多位師生皆被貓蚤所叮,這可能是導致同學發明此儀器的原因。而經校方清理校園雜物後,貓隻進入校園的情況已大減,只是偶然會看見一兩隻貓,至於偶爾發現的動物糞便,校方亦會將之處理。

那麼面對這場駡戰,校方怎樣回應呢?經商議後,學校認為最重要是教導學生,會安排公民教育老師加強關於動物權益的教育,有需要可能會邀請關注動物權益的團體合作。同時,校方亦積極了解處理社區貓隻的方法,並聯絡愛護動物協會,參加「捕捉、絕育、放回」計劃,以人道的手法讓貓隻和社區皆能受惠。

網上世界之大,訊息傳播之快,是難以想像的。與其參與駡戰,不如積極尋求改善之法。筆者與舊同學懷著患得患失的心情約見學校,有幸學校願意聽取意見,了解問題所在,並採用較友善的動物政策處理問題。這比起網上謾駡來得實際。香港社會對動物權益的關注不足,如果每一個單位都願意多行一步,相信一定能造福香港的動物。

註:動物公民亦以電郵聯絡了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指該獎項漠視動物權益,對學生容易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