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創意啟蒙:民間創意就是跨界犯忌

創意啟蒙:民間創意就是跨界犯忌

九七金融風暴之後,香港經濟低迷,無論是政府或民間,開始思考香港經濟的其他出路。1999年,民間首次提倡「創意工業」的概念,後經多番轉折,香港終於在2002年把「創意工業」納入政策範圍,並於2003年的施政報告改用「創意產業」的字眼。之後,政府一直在談要發展「文化及創意產業」(2005年,特首施政報告將名稱改為文化及創意產業),並推出西九文化區的藍圖。

過去幾年已有一些研究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創意產業須要具備的文化和社會條件。去年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獲得大學撥款委員會的政策研究支持,開展了一個「文化創意中小企經營者」的研究計劃,從經營拓展這個新產業領域的經驗出發,思考文化與產業的互動,以及創意主體所營造出來的文化社會空間。為了與公眾分享與討論該項計劃的初步研究成果,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課程與獨立媒體(香港)請來了該計劃的三位負責人:香港獨立媒體網編輯林藹雲、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及發展部副研究經理余攸英、嶺南大學人文學院學術事務長暨文化研究系教授陳清僑,以及「創意香港辦公室」「創意智優計劃」委員莫乃光作回應嘉賓。

林藹雲:以經營模式建立自主創作空間

林藹雲指出,政府過去宣傳文創都以西九、國際創意中心等為主,鮮有着眼文化創意中小企的經營狀態,而她們則採取由下而上的角度,選擇以PIP(演藝)、GOD(設計)與Daydream Nation(時裝)為研究個案,探討這些其實產值很大的中小企的生態。

林藹雲首先從「企業」( Entrepreneurship )的拉丁文字源出發,指出「企業」意指「掌握」與「主動實踐」,而跟一般的「企業」不同,文創企業的特點在於,經營者都有一定之文化理念。事實上,三間文創中小企的主事者都對香港有強烈的判斷,愛之深,恨之切,對這個城市不滿,都希望透過文化與創意救救這個城市。例如PIP的藝術總監之一詹瑞文明言要將戲劇普及化,他們通過拍廣告、跟王晶合作,企圖改變一般人的習慣,讓戲劇可以「入屋」。 GOD的創辦人楊志超則把消失中的香港文化轉化為設計,以消費文化保存香港地道文化。Daydream Nation的黃琪和黃靖則認為香港缺乏夢想文化,她們則希望以星街的大本營為中心,推廣藝術社群與DIY文化,讓創意與夢想飛躍。

簡言之,三間文創中小企都以一定的文化理念,作為自身的市場定位,對象則是分眾市場。林藹雲發現,所謂「創意」,其實是指對既有文化欣賞與消費習慣的鬆動( Disstabilize)。

但林藹雲補充,由於香港文化受到商業高度壟斷,加上面對地產與空間的壓力,小型的文化空間( 如表演和展覽空間)很少很少。她認為,面對如此局面,三間文創中小企都企圖以經營模式建立自主創作空間。好在新媒體之誕生,促生了更多的衍生創作與產品、跨媒體與跨企業的合作。例如PIP的舞台劇《潮性辦公室》,除了衍生出同名電影外,劇中的造型更成為了位於廣州的PIP Saloon的招牌主打,可謂創意無限。

或許,我們會問,如何才能促進創意經營? 無獨有偶,三間文創中小企都設有創作總監的職位,領導創意。不過,對於文創中小企來說,更關鍵的在於如何引發團隊的小宇宙。換言之,文創中小企的成功與否,往往在於工作團隊能否分享共同的文化及創作理念,在跨文化的工作環境下,共享創作的自由。因此,為了培養這種團隊的創意氛圍,Daydream Nation會鼓勵員工工餘參與文化活動,搞分享會,甚至在公司辦展覽。至於GOD則鍾情跨媒界跨地域的創作計劃,他們甚至會跟非商業文化機構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當然,文化上的群落(cultural cluster)也很重要,物以類聚,PIP在香港藝術中心、GOD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Daydream Nation在星街,都曾經或仍然打造凝聚創作力的社群。

余攸英:本土與跨界的創意
當然,對於文創中小企來說,創意內容是不可或缺的主角,content is king!根據余攸英的歸納,創立於1993年的PIP(前身為「劇場組合」),原本走的是形體劇場與編作劇場的高檔藝術路線,但自2004年進駐香港藝術中心,成為駐場藝團之後,便開始走向市場。期間的轉折點是2004年的演出《男人之虎》,結果演出票房與入場人次翻兩翻,進軍大眾市場。她指出,現在 PIP主要靠演出票房為收入,作品內容主要以惹笑為主,題材貼近本土,諷刺時弊。她分析道,也許劇團的風格特點,PIP作品的生命週期一般較短。此外,PIP也會進行跨企業合作,例如他們跟佐丹奴合作的「Cheer U Up T-shirt」計劃,原本是企業內部培訓活動,後來卻發展成為公開的活動,詹瑞文成為了佐丹奴的文化代言人,大受歡迎。

GOD的進路則是文化的統合者,他們每每讓本土文化與不同的形式結吉,推陳出新。例如,GOD便曾經將一些跟「食」有關的廣東字跟朱古力結合,又或者玩廣東話粗口的諧音,推出Delay No More的產品,其後甚至把旗下經營的商場取名Delay No Mall。除此之外,挪用本土懷舊文化、跨界犯忌(例如14K T-shirt、大濫交野公園產品、美心屁股狀八月十五月餅等)、二次創作等,更是GOD慣用的手法。當然,GOD也跨企業合作,對象包括美心與星巴克等。

跟以上兩間中小企不一樣,Daydream Nation則跨越本土,加上創意團隊本身界別混雜,不時會碰撞出令人會心微笑的創意,例如Letter to Paul、Girls by Sea等系列,都充滿年青氣息與都市感性。

陳清僑:創新在於冒險
跟之前兩位講者略為不同,陳清僑教授主要就上述文化創意中小企的特點,提出一些可能的政策啟示。他首先指出,過去三十年,世界各地政府的文化政策,基本上都在回應全球化,而香港過去十年的文化政策發展,也是往這個方向走。

根據陳清僑教授的歸納,上述文化創意中小企的特點有四:(一)機構愈小,決策便愈分散(Daydream Nation),反之則決策每每落在創作總監的手上(PIP);(二)雖然香港的大環境相對自由,但這三間文化創意中小企並不認為自己受惠於政府的任何政策;(三)三者對政府的文創政策都持批判態度;(四)面對各種問題,他們都不同的策略回應。他接着指出,或許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來說,關鍵在敢於冒險的企業精神。創意人才的形成與凝聚固然重要,但如何培養可持續的創作團體,也不可或缺,讓種種內容與空間上的跨界合作與大腦擊盪,成為可能。因此,面對文創,或許首先要拆牆鬆綁的,正是政府的官僚架構。

對於政府的官僚作風,身為「創意智優計劃」委員的莫乃光深有同感,他認為現行的文創政策對文創的發展毫無幫助,更不要說資源有限的中小企。不過,他認為無論是民間或政府,仍有空間支援文創,例如「研究與發展計劃」(R & D)、像Cyperport Microfund一類的小額創研基金。

過去十年,香港的文創發展,步伐緩慢,至於能否在全球化的文化轉向大潮中急起直追,香港政府與民間就好自為知了!

(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由下而上的創意」 )

明報 世紀 2012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