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一事一物,
分門別類,
制定邊界意義,
就可以方便對症下藥,
除病解困。
不過,
事物及現象其實沒有真正的所謂邊界,
一旦細意劃分,
無法不存在灰色地帶,
而這些邊緣地區的現象就帶著邊界兩端的兩種特性,
被歸納一邊後,
只好嫁豬隨豬,
嫁狗隨狗,
因而逐漸偏向一方,
而與另一頭斷絕了關係。
像父親的一代人,
到了卅歲就被社會共識為中年,
五十歲後就已是近黃昏,
六十已是暮年。
當然上一代對年老定義幅度太窄,
是相對於當時的人均壽命及醫療體制作依據,
時而世易,
就有需要因應眼前的環境變化而作出調整,
否則就會出現一些錯判,
令定義不僅不能反映現實狀況,
更會因為這個過時的定義衍生不少的犧牲者。
就如美國PTSD創傷後壓力候群症,
現在正考慮重新制定過診斷標準,
以分開一般在戰爭或突發事故的生還者,
普遍出現的暫時性抑鬱、
焦慮及拒絕社交現象,
以免這些可自然調整的病症,
被誇大成為一種難以治愈的頑疾。
加上時間一久,
PTSD的涵義已深入社會文化中,
令很多類同病癥的患者歸入這個範疇,
進而採取了不當的治療方式,
例如一個抑鬱症的患者,
若被錯置入PTSD,
而採用PTSD最有效的CBT行為療法,
拚命令患者追溯過去的記憶,
而不去協助患者糾正當前事件的曲解,
這不但對患者無助,
還會令患者的思維更混亂,
反而對日常的常規事件作出更不當的反應,
而障礙了抑鬱症患者的洽癒機會。
這就可能是在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的報告中,
大部份接受PTSD治療的老兵情況不斷惡化,
直到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的原因。
加上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的傷殘體制中,
一旦被診斷為PTSD患者,
就可獲達3000美元的殘障體恤金,
如果患者恢復健康投入工作,
就會停發殘障體恤金。
顯然而見,
在這種機制下,
所有的有益因素反而成為阻礎洽療的力量,
成為剝奪了讓患者康復的機會!
因此為了來道立場,
美國各路專家正聯手製訂新的方案,
耍推翻一個根深柢固的舊有機制,
不過談何容易?
當中所涉及的資源及既得利益者不計其數,
包括寧願取拿可觀津貼的可憐老兵!
我們不見種金公司被查封後種金會員大罵政府嗎?
一個機制幾十年就難以翻身了,
何況一些流傳了二千多年的機制,
同樣把現世正在進行調節的人誤判前生創傷後遺症,
一口咬定萬般帶不走的絕症,
設定好食好住的淨土傷殘保障,
你要患者接受本有的自療能力?
你要推翻這過時已久的診斷機制?
簡直難于登天!
難怪,
千手也有退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