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即捐款

再說海砂 從三跑到廣西

再說海砂 從三跑到廣西

我們早在2015年機場管理局向立法會簡介三跑道造價時,已提出珠三角海域砂源存在隱憂,其時當局的說法仍以珠三角為主要海砂供應地。後來澳門因砂源短缺,配合港珠澳大僑的填海工程因而落後,因此我們在去年8月三跑正式動工前,即指出三跑填海造價有超支可能 ,如今或許不幸言中。

業界放話 另謀砂源

星期一(3月6日)報章不約而同據工程業界人士報料,指機場第三跑道填海砂源出現問題,造價或會提高。其中《明報》以〈建造業指缺海砂 三跑「機砂」填海成本恐增〉為題 ,指現時已不得不採用碎石製的機砂為部份物料。《星島日報》則乾脆指〈機場三跑缺海沙 填海成本恐漲四成〉 兩報均指現時三跑填海用的海砂主要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明報》紙版說成「廣西省」),《明報》謂消息人士指「以往內地供港的海砂量沒有上限,但近期運往本港的海砂慢了,供應出現短缺問題」。有別於《明報》,《星島日報》提及「建造及物料業界人士。。。正嘗試出手協助,希望游說機管局改從海南島輸入海沙。」並謂「據知已有本港物料供應商主動協助『搭路』,觀察得到海南島的海沙質量不錯,估計適合三跑項目填海工程使用,計畫稍後透過發展局建議機管局採用。」

是否要從海南島老遠運海砂來港仍是未知數,畢竟業界消息人士主動放話,總有著一些盤算,我們還是先看看廣西的情況。

廣西海砂

我們翻查廣西海洋局近年的「海域使用公告」,最近期的2016年1月公告列出全自治區在前此約一年間向18個項目頒發的「海域使用權証書」,當中有兩個是涉及「海砂等礦產開採」,分別是「北海市南海洋石英砂有限公司」的「广西北海铁山港高沙头海域(A区)A1标的」項目,用海期限約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另一個是「广西钦州临海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广西钦州港三墩A区海域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項目,用海期限也是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

北海市铁山港高沙头一片海域較欽洲接近廣東省,面積超過66.6公頃(差不多一千畝),該年產目標為75萬噸海砂的海域最遲在2013年已被當地考慮為採砂點,在2014年4至8月期間,北海市海洋局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等公示程序,公示了有關的環評報告﹑專家意見及其他資料。[註] 當該等公示程序結束後,當局於2015年3月10日公告,將上述海域片區劃分為面積相約兩部份,掛牌邀請競價,底價均為770萬元人民幣。 最後兩片海域在4月13日進行拍賣,最終由前述北海市南海洋石英砂有限公司以6850萬元人民幣投得一片,另一片則由广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以8050萬元人民幣投得。 有趣的是,我們迄今還沒有看見顯示广西紫金矿业有限公司已獲頒「海域使用權証書」的資料。

合浦儒艮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海區是靠近「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者最小距離只有1.3公里。而無論是有關的項目環境可行性論證報告環境影響報告書 ,均指出開採活動產生的懸浮泥沙及噪音都會對儒艮(Dugong dugon)這種海洋哺乳類動物產生影響,公示所見的文件簡單地解釋了「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該片海域另一環境敏感地區則是距約9公里的「山口國家級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同樣,有關報告分析認為影響不大。

然而,海砂有價,海砂被非法開採不單在珠三角,在廣西也是一個大問題。去年底中央派出環境保護督察組赴廣西督察,對自治區黨委及政府作正式反饋時就舉了上述「山口國家級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被當地一間公司從2011年起非法抽砂圍填並銷售海砂的例子,指保護區被侵佔面積達70公頃,20公頃紅樹林被毀。

走筆至此,其實要說的也差不多,只是想說多一遍,填海不單影響當地生態,供應填料的地方也同樣面對生態壓力。

註:見 关于《铁山港石英砂矿业A区用海项目环境可行性论证报告书》的公示 关于《铁山港石英砂矿业A区用海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铁山港石英砂矿业A区用海项目信息公示〉 
 
首發於坪洲填海關注組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