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再見龍尾 - 令人學會謙卑的地方

再見龍尾 - 令人學會謙卑的地方

圖:連海葵也被海膽用作裝飾

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到龍尾考察,牠們都一一現身與我道別。

往日常走的小徑,被砍下的大樹攔了去路。我們最佳的落腳點,同信士多又被清拆得剩下荒場。就連海岸邊緣,都圍上了工地標示。可憐這裡眾多的海洋生物,仍未知大難臨頭,依舊回到龍尾生兒育女,真不知道將在哪日哪刻,被迫遷往汀角東或被挖泥機帶走,但這個日子將會很近。

今年是我在龍尾第十個年頭,回想起這個神奇的地方,實在讓我大開眼界,看到自己是如何無知與渺小。當年以為自己都算是海洋生態學碩士畢業生,也做過海岸生態教育,怎麼也不會給生活在亂石泥灘上的小生物難到吧!怎料那超過五十多種的蟹,數十種的蝦和其他節肢類,還有外貌多變,數量和種類都多的貝蛤等,令我完全投降,感恩有不少版友們都各有專長,讓我看清書本的知識都遠不及實戰的經驗。

昔日讀書時研究珊瑚,不論冬夏都可以潛入水中,研究所限就只有自己的氣樽;到龍尾考察,不是你想去就去,要㨂在水退的時候,當以為從天文台能預知最佳時機,怎料只要當風高浪急,潮水難以退卻,又或是雷聲大作,你都不敢留在灘上。總之,決定權不在自以為是的人中。

我一直認為潛水研究已是很辛苦的事,可能昔日有很多搬抬的工作要做,但全副裝備入到海裡,基本是維持中性浮力,即使累也不會太用力。但在龍尾考察的日子,夏天暴曬,酷熱難頂,冬天凌晨,則寒冷無比。但最辛苦的是要彎低腰,才能看清楚細小而又隠秘的生物,更多時要踎低才能拍攝得更理想角度,這對於我這個中坑實在是體能的挑戰。但過去的考察,我一直身體力行,卑躬屈膝去向龍尾學習和認識這個海洋之窗,很多時都有驚喜,也不時有新的學習與領受。

因為龍尾,我接觸和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有敬業樂業的記者朋友、有專業態度和技術的攝影師,他們都為龍尾展示出最真和最寶貴的一面給公眾。另外,不同的團體甚至政黨,都因著龍尾,而組成大聯盟,在過去的一些活動中,各展所長,合作無間,自動補位,完全體現了香港人的執生精神。更要多謝感激,過去一直用自己時間和力量,守護和教育公眾的龍尾義務導賞員,沒有他們的努力,龍尾的海洋生物只有白白被犧牲。最後,我當然是要多謝香港自然生態論壇的戰友們,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

照片是短短兩小時內的記錄:

IMG_0558

IMG_0561
美得令人驚艷的染色蓑海牛

IMG_0576
保護色很好的疑似 Hoplodoris 屬海牛

IMG_0607
幼年的海星

IMG_0611
海葵的大頭照

IMG_0613
未長大的雜色角孔海膽

IMG_0619
正在休息的墨斗仔

IMG_0621
海牛聚集在龍尾灘的主要目的產卵,這是鮮橙紅色的帶狀卵團。

IMG_0630
顏色低調的煙枝鰓海牛

IMG_0634
鼓蝦正忙著清理牠的家

IMG_0638
黑枝鰓海牛數量最多,三五成群進行交配繁殖。

P3140776
無飾祼海牛是其他海牛的殺手

P3140768
不知名的海牛

P3140781
水母觸手雖毒,但遠不及人類貪婪的心毒。

IMG_0966
圖:龍尾變成人工泳灘後,想看海牛只有看公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