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再反省:京士柏配水庫的公園:爭取動物權益 還是養寵物的嗜好?

4月20日,筆者到京士柏配水庫公園, 狗主在涼亭上討論, 又責罵那些不喜歡狗主帶狗的伯伯, 他們不滿晨運人士排斥狗進入公園. 由於作為其中一個使用者, 筆者在這個公園有特別的遭遇,所以不贊成政府公開呼籲這個公園在某時段開放給大量狗隻使用. 因為這會引來大批狗主和狗隻使用這個多功能的公園, 防礙其他使用者或potential users用公園. 說白一點,就是剝奪了其它人既有的利益. 那麼筆者的論點又是否排斥了狗隻的存在呢?有.     

故我特地自問自答多幾條問題:

問題一:難道狗不應進入公園嗎?為何公園只准人用呢? 應有.

問題二:難道晨運和做運動人士用公園不是為了個人的嗜好嗎? 是.

問題三:難道只有人可以使用緩跑徑, 狗不可以嗎? 可以.

問題四:難道那些晨運人士又盡了用公園或公共空間的社會責任嗎? 未.

筆者同意沒有理由否定狗和其它動物(牛,豬)進入公園. 如果我們並非排斥牠們的存在,動物也應可以使用緩跑徑, 但筆者仍舊不同意政府呼籲狗主大批擁入一個公園, 也不贊成大量狗主與牠們一起使用公園, 因為在一個細小的空間, 他們使用的方式有排斥性,會造就不同利益的抗衡.  

第二,其它晨運人士也是自私的社群, 有些人更隨處吐痰,也不顧其它人的需要. 跑手當然不喜歡晨運人士和狗兩排兩排在緩步徑行走,因為這會防礙他們運動.

其實最好的狀況是,大家自律, 考慮其它人的需要,有一個互相遷就的規範, 那是最理想的. 可惜舊有的規範已破壞了. 大家已有衝突, 晨運人士引法例驅趕狗主的狗, 狗主過去則威嚇晨運人士, 說:"你有膽便告我." 最後政府介入, 向狗主發告票. 現在狗主只用一句"人狗和諧"的口號, 及要求政府容許大批狗主集中到一個地點, 筆者和其他人不能相信這種安排會帶來良好的結果.  

所以我較接受不准狗主進入京士柏山上的公園, 另闢"狗公園" 又或將公園全改為"狗公園". 由於筆者作為公園使用者, 所以只會接受前者.

這些反省是需要的. 當我每天跑步, 路經大小的街巷, 吸盡所有車輛的廢氣時, 有誰會同情你呢? 我深深感受到這個受金錢和高學歷主導的世界已排斥了許多沒有或少資本的人, 這是一個不平等的社會, 只要有資本,金錢和文化, 你便可以選擇更好的地方, 或更容易排斥那些少資本的人. "動物"就是最缺乏這種影響(社運人士俗稱)傳媒論述的species. 誰人為他們出聲呢? 若有人為牠們出聲, 這種聲音是她們的interest(旨趣),還是代言人的interest(旨趣)呢?

4.15遊行或者其它的遊行是否一種社會運動呢? 究竟它抗衡什麼遊戲規則--是否重身界定"公共空間", 還是它只是另一種保守的力量呢, 即維護既有(某類)高資本優閒人的生活方式呢? 

----------

(今天12:00時去京士柏配水庫公園,欲拍一些照片,給大家看看這一個公園,在這段中午時份,烈日當空下,究竟會有什麼人用公園呢? 筆者於1:15分離開公園, 遇到女園丁,她向我投訴,說,她明白晨運人士反對狗隻進入公園, 但不要因此而罵她們, 她說, 她只是職員, 但康文署的上級叫我們standby做問卷調查, 並要求被訪者給予身份證給她們做記錄,我明白她們的意圖, 故此我希望那些晨運人士平息怒氣, 不要將憤怒轉嫁在工人身上, 切勿做野蠻的人. 那名女園丁又告訴我, 她已經在京士柏公園做了七年園丁和清潔, 幾年前狗主和晨運人士相處融洽,十分太平, 但由於政府突然說要改變山頂的公園為"狗公園", 結果吸引一些外來者帶狗隻到京士柏配水庫公園, 她說"其實有許多狗主是架駛私家車到公園的".由於越來越多狗到公園, 結果狗主與其它公園使用者發生口角, 而晨運人士則號召不同人士簽名抗議, 最後曾蔭權擱置"狗公園"的計劃. 今早我聽了香港電台討論4.15遊行和狗主的心聲和投訴, 故特此寫了一篇文章到報館, 以表示我心中的不平.)

----------------------

2007年4月15日,有約200人及百幾隻狗到京士柏公園抗議,他們指出狗隻需要自由活動的空間,但香港缺乏公共空間滿足它們的需要,所以他們要求「實行分時段開(即早上10:00至黃昏6:00)放京士柏配水庫花園,讓人與狗隻共同使用,達致和諧共處。」他們在(http://www.dogneighbor.com/)網頁上列舉了相關的理由,但作為京士柏的使用者,筆者對狗主爭取的行動有以下意見:

一,狗隻對公共空間的需要,還是滿足狗主養寵物的需要?
狗主今次「爭」地方根本不是為了動物權益著想,他們只想滿足個人養寵物的嗜好,其實現時香港社會的制度和政府不但沒有照顧狗的需要,更沒有照顧其它動物的需要,若狗主真為了動物權益著想,他們及我們也要重新思考公共空間與城市規劃及條例的問題,而並不是滿足那些故意「霸」空間的中產嗜好。(例如,狗主和其它人可以向政府建議保留皇后碼頭和愛丁堡廣場,讓狗隻在皇后碼頭自由活動,或者可建議政府另闢「狗公園」給狗主養狗等)。由於只為了滿足狗主的嗜好,他們便選擇一些自己認為最優美的地方,為何他們不選擇,九龍何文田公主道近50號橋底附近一個公園呢?

二,狗主也要為養狗負起社會責任。
由於香港是一個彈丸之地,市中心人煙稠密,有人選擇在城市密集地方養狗,現在更帶狗隻抗議, 與其它做運動和晨運人士爭地方,究竟他們有沒有考慮其它人的需要呢?坦白說,在現時香港的城市空間下,我暫不知道如何照顧大批狗隻和其它動物自由活動的需要,但我們一直沒有阻止狗主使用公園,我們也沒有反對某些動物(例如,流浪貓狗,天文台有一隻狗, 三兩隻狗散步)走上公園,作為公園使用者,我們只覺得一個有人用的公園根本不適合大量狗隻使用(包括追逐,跑步,訓練等等)。

三,京士柏配水庫公園面積細小,有人使用,是否適合放狗呢?
京士柏配水庫的公園位於油麻地區,是城市的中央,每日在不同時段有不同量的人使用,有人做體操,有人打羽毛球,有人跑步,有人跳舞,有人散步,有人看報紙,它是一個多功能公園。那裏是否適合數十隻大大小小的狗追追逐遂呢?再者許多狗主沒有為他們的狗隻帶備口罩,又隨便讓他們跑,防礙其他人做運動。

四,狗主在公共地方的社會責任。
狗主說在街道不適合狗行走,因為行人害怕狗,但是公園使用者不怕狗嗎?為何行人害怕狗呢?就是因為那些狗主沒有考慮其它人的想法,以為自己的狗最乖最馴,沒有為狗帶口罩。再者大量狗主帶狗隻到公園,分明「霸」公園,試問這如何能達到狗主所說的「人狗和諧」的情況。更嚴重的是許多狗主沒有社會責任,他們帶狗到公園,沒有為狗帶口罩,沒有用繩拉著大狗行走,(早期)更沒有好好料理狗糞(因有人投訴,近期已有改善)等。若其他人勸告狗主,有部份狗主更以敵意回應之,試問如何做到「人狗和諧」呢?

五,分時段用公園的做法。
它是一種不清晰的做法,因為它給予狗主錯誤的期望,覺得公園是適合大量狗隻自由使用的地方。再者由於這涉及「爭」地方議題,狗主和其它運動人士一定會發生衝突。結果其它退休老人家為了避開一批批的狗主和狗,便到其它地方休息和做運動。對於跑步人士來說,則要跑街道,不危險嗎?對健康沒有害嗎?

總結,我們不容忽視所有動物自由活動的需要,但狗主並非處理這個涉及動物權益的公共空間問題,他們只為了滿足養寵物的嗜好,帶狗隻到公園與人爭地方,這是一種狹隘利益的爭取parochical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