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年砍柴中看到一個大陸學者在台灣搞出醜聞, 記起在國內讀書時一堆笑話, 包括:
大學的老師把自己宿舍出租賺錢, 這是很平常的事, 我也在北大租了一個學期的教師宿舍, 租金比一些老師的一個月薪水還高;
大學老師的老婆變成婚姻介紹所: 國內有一些沒有多讀書的生意人, 相信優生學, 專門找名校的女學生(越高學歷越好) 當老婆, 老師的老婆就到處看有哪些嫁不出的姑娘搞撮合, 我聽過一個例子是老遠的跑到海南島相親, 對方超有錢, 但女方回來的反應是: 實在受不了, 太醜了.
老師的親屬透過推研, 把子女從一些不太有名的大學往名校推. 推研這制度是學校之間的共識, 有名的大學互相向其他有名大學推薦研究生, 增加學術網絡資本, 在二級學校的學生則要透過考研才能進入名校, 但有親屬關係的則可以打破這名校網絡.
有一些男老師為了避免潛在女性主義者的批評, 索性聲明不收女生(公然地性別歧視)...
有時間, 真的要慢慢把這些國情記下來
以下是砍柴的笑話: 幸運的大陸學者不幸地去了台灣
日 前臺灣的媒體爆出學界一大新聞,大陸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小盾在臺灣清華大學做客座教授時,因為一女生長得太像林志玲而用手摸人家胸部。究竟當時場景如 何,王的行為到何種程度,王本人及清華大學還未向大陸公眾作解釋,但臺灣媒體報導了小盾先生已經向被襲胸的女生道歉,想必此事不會是空穴來風。
近兩年來,公眾對中國學術圈的關注已不是學人的學問、社會貢獻,學科的發展等等,而是種種醜聞、八卦。如此下去,中國學術圈真有可能變成娛樂圈、足球圈,最大的功能為公眾提供茶前飯後的談資。
王 小盾事件爆出後,有網友寫了篇《假如王小盾事件發生在大陸某高校》,作了一番符合國情的分析,基本意思是,第一個可能是女生不敢吱聲,因為你得罪了教授博 士學位沒准拿不上;如果碰上一個較真的女生把這事說出來,學校會出來做工作,為維護學校聲譽勸女生不要對媒體聲張,不排除學校類某些方面給女生一些補償; 如果女生還執拗地告訴媒體並報導出來,學校就會出面澄清這是私人恩怨導致學生誣衊老師,並奉勸媒體不要輕信謠言,教授和學校不排除用法律維護自己權利的選 擇;如果媒體還不願意配合,繼續深入報導,學校將運作某部門,通知各媒體不要炒作。如此,過兩個月就會風平浪靜,天下太平。
這 種分析絕非憑空想像,而是源於這個真實的世界。如果我們不至於太健忘的話,去年有一個叫阿芳(當時報導的化名)的女生,為了報考北京交通大學的研究生,一 位姓歐陽的教授以透露試題為交換,和阿芳發生了性關係。那位後來沒能考上研究生的阿芳向媒體透露了這件事,且將當時的衣物作為證據保存,並向學校及檢察院 舉報。
顯然這一事件比王小盾“意亂情迷”襲女生之胸嚴重得多,首都某報率先報導後,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現在不知道阿芳怎樣了,那位以馬列主義為專業的歐陽教授又怎樣了,我沒見到這個教授受到何種處理的報導。
比 王小盾襲胸嚴重多的醜聞,都能被時間的流逝而沖淡,人家教授還照當,向檢察院舉報也毫無作用,那麼如王小盾襲胸這類事件發生大陸,又算是什麼呢?可能連引 起新聞媒體關注的價值都沒有,在一些人心中,這也許只是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哪個女同學對外界說出來沒准會被人嘲笑為事兒媽。
大概都曾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發生,人們願意把大陸和臺灣或韓國對比,比如將周葉中被指控剽竊和黃禹錫造假對比,而把王小盾襲胸事件放在大陸和臺灣兩個不同的地方作比較也很有意思。
王小盾先生錯就錯在把那邊的清華大學當成這邊的清華大學,兩校雖是同根生,可五十多年不同的路徑已經讓彼此相差太大,你還以為在那個資本主義的社會裏,一位大學教授仍然能享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像王小盾這樣有名望的教授,生在中國大陸是幸運的,只是不幸去了臺灣。我想有了這件事的教訓,王小盾教授可以如此改唱一首歌:
“不是我不小心,
只是誘惑難以抗拒;
不是我存心犯錯,
只是以為兩岸已經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