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 winners:
北美: Craig E. Williams, 58 肯塔基州: 阻止美國政府以燃燒的方法處置化學武器. 他也是國際反地雷運動的牽頭人之一.
非洲: Silas Kpanan Ayoung Siakor, 36, Liberia: 揭發利比利亞總統 Charles Taylor 以砍伐林木賺取的錢來支持14年的內戰. 他以生命來搜集資料, 揭發一系列非法伐木, 破壞環境和違反人權的事情. 利比利亞有1,180 萬公傾的原始森林, 裡面居住了接近一半的非洲大陸哺乳類動物. 他把搜集的證據提交給聯合國安全事務委員會, 對利比利亞的木材實施禁運.
亞洲: 于曉剛, 55, 中國: 研究水壩工程對不同社區的影響, 與央視合作, 成功爭取溫家寶總理支持, 制止雲南怒江水壩工程.
中南美洲: Tarcisio Tarcisio Feitosa da Silva, 35, Brazil: 成功制止巴西北部亞馬遜森林地區的非法伐木活動.
歐洲: Olya Melen, 26, 烏克蘭: 她是一個律師, 以法律的途徑, 制止於多瑙河三角洲的濕地, 興建運河. 該地區被聯合國劃定為世界自然遺產.
島國: Anne Kajir, 32, 巴布亞新畿內亞: 揭發政府貪污, 容許非法砍伐原始森林.
更詳細的資料: Goldman Prize, environmental news service
延伸報導:中國環保人士獲世界環保最高榮譽
BBC中文網報導. 2006年4月25日
中國知名的民間環保人士于曉剛博士獲得了世界環境保護的最高榮譽"格德曼環境保護獎"(Goldman Prize)。
為保護怒江生態環境做出貢獻的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廣中心創辦人于曉剛博士在舊金山被授予格德曼環境保護獎。
于曉剛博士的工作幫助提高了人們對於修建水壩所導致的社會和環境影響的認識。
世界觀察研究院院長弗萊文說,"于曉剛利用他的流域管理方面的知識致力於幫助受水壩建設影響的地方社區重建生活。"
他說:"于曉剛先生克服各種不利條件,讓他們在開發過程中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他所採取的方法將幫助中國在不犧牲自然資源或人民的前提下實現經濟進步。"
格德曼環境保護獎發起人理查德﹒格德曼說,由於于曉剛的努力,北京當局最終同意給因修水壩而失去家園的村民提供補償。
中國媒體評論說,"于曉剛和以他為首的'綠色流域'已經成為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的一面旗幟"。
作為反對怒江大壩工程的核心力量之一,于曉剛表示,他們的目標不是反對修建一兩座大壩,而是創造一種機制來促進流域管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決策。
他說:"我們不是一味反對大壩,而是強調建設大壩要有規則以及對環境和社會的評估,並需要民眾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
于曉剛的獲獎感言是:"我們面對如此眾多的環境問題,因此,這點成功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的開始。要在全中國實現真正的永續發展,我們需要所有中國人的參與。"
于曉剛簡歷
本科畢業於中國文學史專業,後來獲得泰國亞洲理工學院"自然資源管理和規劃"碩士學位,"流域管理規劃"博士學位,返回中國後留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現為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流域"主任
(由李育成修改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