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05年11月開始, 凡申請成為英國公民的, 必先要參加一個名為" life in the uk" 英國公民資格試.
這個考試長約45分鐘, 共有24條試題, 主要測驗應試者對英國政府, 歷史, 文化等等的認識. 申請者在正式進行入籍儀式前, 必須在全英國90個試場中任何一個參加考試, 考試費用為34英鎊, 即港幣約480元. 參加考試的申請者必須答對24條題目中的75%才算合格, 不合格的可以無限次補考直到合格為止. 試題大多數為選擇題與是非題, 應試者須於電腦上選出正確答案.
有關當局指, 這個考試並非要考核申請者的資格, 或者測試申請者有沒有成為英國人的能力, 而是希望測試申請者對申請成為英國公民的準備, 令申請者更容易溶入英國文化與傳統, 令申請成為英國公民變得更有意義.
其實一向以來, 要申請成為英國公民, 已經要經過一個英語水平的測試. 而今次這個考試內容更廣, 包括有關英國的歷史, 皇室, 政治架構, 英國文化等. 例如:
(source: bbc news)
電視台跟報章都就這個考試做了一些測試, 發現有不少土生土長的英國人, 都不懂得回答考試中的題目. 為了配合這個考試, 申請者都可以先讀一本有關考試的書, 所有考試的內容都會包括在內. 換句話說, 考生不需要對英國文化歷史有深入認識和理解, 只需要熟讀"天書", 就可以應付那24條問題.
究竟, 這個考試是否可以有效地測試一個人是否有足夠的準備成為英國公民? 這些對歷史與政治的認識, 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本地的英國人, 又是否對這些問題瞭如指掌? 一個人的身份認同, 是否可以用這些試題來量度?
British 是一種身份, 這種身份有政治化的一面, 也有個人與社會性的一面. 要在政治上成為british, 通過一定的程序與手續是無可厚非的. 但政治上的公民身份, 往往與其社會意義不一致. 有些在英國呆了多年的人, 可能在身份上未能成為正式的公民, 但在社會上已經溶入了社區當中, 也自覺是英國人. 他們可以比本地人更"英國人", 更投入於英國文化. 這種britishness, 並不能反映於這24條問題當中.
忽發奇想, 如果香港要有一個 "life in hk" 的測試, 試題內容會包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