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說話悶在心裏難受,欲在此稍作分享。
6月9日的遊行,和平有序,是可喜之事。
但是,遊行隊伍中,看見有成年人帶同幼童、推著嬰兒車共同參加集會,此舉卻令我大惑不解。 這不是派對、嘉年華或什麼慶典,帶如此年幼的孩子們來是為了什麼呢? (也許是因為我仍未為人父母,沒法理解身為家長的想法。 若不介意的話,也可以分享一下) 。假如說,這是公民教育課,應該有其他更合適的場合和機會。即使孩子們來了,以他們的心智年齡,擠在人群中應該也沒法弄懂自己在幹什麼吧。 只要嚴肅地看待,理應明白走上街頭抗爭,沒有人能預知接下來的狀況如何,也意味著此舉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明日的罷工罷課罷市行動以及相關的集會,並不是為了湊熱鬧。 為了下一代,懇請大人們讓孩子留在安全的地方,好嗎? 局勢緩和後,再痛痛快快地跟孩子們到草地上說故事吧。
那天,聽到遊行隊伍中有人在討論是次上街是為了反對什麼。似乎有與會者連自己為何事走上街頭也說不清楚,對相關條例作出的修訂也一知半解。媒體的報導中,道路被人群擠得水洩不通的畫面讓人不少人動容,我也的確為之震撼。 然而,若果人民採取了行動加入遊行,卻說不清此舉之目的,甚至連此條例作出了什麼修訂、它何「惡」之有也沒法指出,只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地認為修訂這個什麼什麼條例聽起來很可怕。那就是說,部份人發出叫喊聲的背後,也許只是被恐懼的情緒驅使而已。 誠然,此舉是可以理解的,危機和恐懼引起的不安會迫使人採取行動來保護自己以及其所愛護之人、事、地方、信念或價值。可是,單單懷著這種不安,並不一定有利於抗爭,也不會令抗爭的行動變得有目標、有方向。反之,它很可能會使人陷入更深的恐懼,在徬徨之際也許會教人做出有欠理性的舉動。 為了令自己安心一點,令自己更清楚現時的行動是為了什麼而做,不妨在罷工罷課罷市之前,再次細看一下相關的條文 (上網打《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就可找到立法會文件) ,以及有關專業人士 (e.g. 香港大律師X會) 的解說。別做《動物農莊》裏的羊啊!與此同時, 也許可以好好和自己談談 (沒有標準答案的,可以盡量對自己坦誠一點),問問自己做這個/這些舉動是為了表達對政府的不滿、抒發情緒、參與一下讓自己心裏好過一點,還是想切切實實地癱瘓香港,向政府施壓。
明天恢復二讀,有135項修正案需要討論,雖說討論時間被梁君彥設定為只有66小時,但預計最快也要下星期四才表決。如果罷工罷課罷市只維持一天的話,對政府的影響似乎不太大,要在一天之內化腐朽為神奇,這是童話故事才會出現的情節。換句話說,這很可能是一場持久戰。 說出這番話, 絕對不是想潑冷水或打擊士氣,只是想自己和打算參與其中的人作好心理準備-很可能會失望的。但不要被絕望把你的身體、心靈和精神壓垮。 歷史上那些能夠帶來改變的抗爭運動,沒有 「速食」這條路線,需要有系統的部署和計劃, 並非一朝一夕便能成事。 這不是線上遊戲,考驗的並不是你荷槍實彈跟別人血拼的能力,更加不是當救世英雄的時候。任憑你秉著冒險精神,以血肉之軀和執法者、立法者、司法者或當權者拼個你死我活,也不一定能帶來改變。
我這位黃毛丫頭見識不多, 也想不出什麼良方妙計。 雖不知明天和日後的情況會怎樣,仍得緊記冷靜克制,沉著應對,努力保持身、心靈不死,盡可能讓身體健康、內心平安。這是一場消耗腦力和精力的權力遊戲。
各位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