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鹽田梓──民間保育vs政府活化

如果對古遺、文物和生態保育有興趣,鹽田梓是不可錯過的例子。一個由民間自發組織的保育計劃,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兩次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

筆者五年前曾到訪鹽田梓,當時生態旅遊初為港人熟悉,大台旅遊節目報導,鹽田梓聲名鵲起,但遊人不多。街渡已然恢復,入村需約導賞。五年前百廢待興,鹽田荒蕪,幾欲重建,義工難覓;屋宇荒廢,建材缺乏;水井猶存,濁不能飲……

2011年下旬,距離參觀後約半年,鹽田梓村村民邀請承辦商勘察環境,作為復修鹽田的前奏。然而,前奏剛剛奏完,差點鬧得曲終人散。承辦商報價由二千萬至二億不等,遠遠超出村民預期。村民唯有重新研討復修計劃的方行性,從面積規劃、材料資源到人手。跨越重重困難,鹽田總算可投入生產,竟找不到工人開工。機緣之間,出現這一幕「電影導演參與復建鹽田真人show」。

蘋果日報︰紀錄片導演參與復建凝聚村民 西貢鹽田重生

藉着風吹日曬,蒸發海水,曬成海鹽,原理簡體。零原材料成本背後卻隱含大量辛酸︰鹽田尚未完善,需一邊試驗一邊補漏;一場雨水會令暴曬多日的池水毀於一旦,打回原形重新開展。沒有教科書,沒有熟手技工帶領,摸着石頭過河,終於天從人願,曬出海鹽,又要面對現實問題。巿場上化學鹽幾塊錢一公斤,人手做鹽耗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根本無從競爭……於是,一樽極少量的鹽,添加一點點簡單修飾,賣三十元。拆開樽,逐粒逐粒鹽與超巿的鹽計算比對,鹽田梓的海鹽是天文數字。

三十元的海鹽,包含無數義工的血汗和心思。

重遊當日所見,義工群除了原村民,更有幾位外籍人士。原村民受到村長感召,每逢假日放棄休息和外遊,回到自己或祖輩出生地,或在鄉誼茶座蒸煮茶粿,或開修剪草木復原舊宅。外籍義工向來訪之外地遊客,介紹鹽田歷史價值和復修工作。一切井井有條,默契豐富。很難想像這裡五、六年之前,只是一片棄耕的荒廢土地。

重建我的殿宇吧!

村長陳忠賢當初回流香港,沒想過要當村長。機緣被選任為村長,最初真不知是福是禍。鹽田梓與大陸了一重海,地方亦不大,不能改建成貨櫃碼頭,賣地蓋房亦不在鐵路沿線,官商黑看不起的不毛之地,有何價值可言?

這麼一條村的村長,本應很好當才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光掛個名字,日子還是那樣過。偏偏陳忠賢決心修復這個祖輩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小島。自己落手落腳,清理雜草樹木,開通道路,恢復街渡。十年過去,感染原村民和陳姓後人,集思廣益,重建村莊。廢棄小學改建成博物館,展示客家生活用品,介紹舊時人們起居細節;重建聖若瑟小堂令村民得在自己的家鄉繼續禮拜。

鹽田梓的保育,很大程度與宗教信仰有關。村民全是天主教徒,聖若瑟小堂修復,便是天主教教區支援的成果。藉由教堂的修復、信仰的連結,促使村民滙聚。教堂之後,舊居、鹽田、紅樹林等一系列復修工程,如火如荼開展。

從宗教信仰的角度,鹽田梓的活化工作,實為天主的安排。不過筆者更關心,一個為期長達二十年,全由民間自發的活化項目,為何能獲得空前成果──不是「重建小村莊」的成果,是聯合國授予的榮譽,兩次。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2015年5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傑出項目獎」頒奬典禮,致辭時「順帶一提」YHA美荷樓青年旅舍活化項目,又「順帶一提」了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我粗略翻查活化計劃的伙伴們,目前狀況︰

(資料取自各項目之相關網頁及新聞,經篩選。)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至今推出四期,共投放11億元公帑。更不得不提,政府和馬會合作的「大館」,成本預計15億元──未倒塌之前。

鹽田梓呢?入村前收取10元入場費,入村後茶粿8元,天然海鹽一樽,30元。除了入場費,其他可以選擇購買。義工不會推銷,收錢前,都會提醒︰「這是用來保育村莊。」五年前入村,尚未有海鹽,五年後入村,筆者覺得這40元物超所值。

香港需要甚麼活化?

「活化」(revitalisation)建築物的目標,主要是延續建築物的社會實用功能。活化的建築物本身等同一座睡火山,存活與否乎人們使用方式。我們大概也不應該從活化項目,增加多少就業機會、吸引多少遊客、刺激多少消費等目標,量化成果。

身為一個普通巿民,我們或者應該關心,活化後的項目,我們參觀過一次,有興趣再去第二次嗎?抑或觀光後忘記它,覺得與自己無關。外地遊客來港,我們願意推薦他?定或是每次經過都鄙視它,掉下一句官商勾結豆腐渣?相關團體又是否重視他們承辦的項目,並以此為豪,向巿民推廣建築物的歷史沿革,促進教育和社區連結?或者是關起門牆,非我職員不得進入?

由此,鹽田梓村民則展現超越國界的風度。各國遊客,來者不拒。不單開放復修的場地,半荒廢的客家村落,同時開放他們的生活模式和復修工作。走到各處,都會聽見導賞說,前幾年如何,目前狀態如此,將來希望復修到甚麼狀況,給人們怎樣的生態教育和歷史回顧。於是,我們會看見參觀的大陸遊客,乖乖的在紅樹林裡不抽煙;搭電梯拼命按制的香港人,有秩序地等街渡;義工們分棄假日消閒,無私到鹽田梓服務……令一個本來乏人問津的小島嶼,兩次獲得聯合國頒發奬項,鼓勵、認可他們的活化保育工作。

鹽田梓的事例說明,香港人只要有心有力,即使缺少大財團注資、政府資助,亦能憑着信仰和信念,做出不亞於世界各地的文化保育工作。消失的得以復興,破壞的再次重建,鹽田梓的活化和保育,說明無須事事政府插手,民間透過協商、計劃、安排、自律,均可完成活化工作。

持續二十年努力不懈的生態環保、文化教育工程,村民復興的,不單是建築、鹽田等硬體,亦把天主教文化信仰、農田簡樸生活等軟體一併復興。我到過不少鄉郊偏遠村落,好多村長口口聲聲說︰「要搞好條村。」在鄉公所掛幾十幅舊相片,開放遊人拍照,結果三四五年過去,小巴仍然要等個半小時。對比之下,鹽田梓案例之獨特和成就,絕對有資格登上國家地理雜誌。哪位記者英文好,來把它寫一寫啊?

參考資料︰

  1. 紀錄片︰前世.今生─鹽田梓
  2. 香港電台︰吾土吾情─歸鹽田居
  3. 鹽田梓村facebook
  4. 香港歷史文物─保育.活化︰第一期活化計劃
  5. 仁聞報︰宣傳推廣無效 收益難以增加 半數活化建築 人流不達標
  6. 明報新聞網︰芳園書室偏僻 辦活動吸人流
  7. 發展局︰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芳園書室

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