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穎君(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
前一陣子,社交媒體興起「十年挑戰」(#10yearschallenge),有人分享自己十年前和十年後的照片,看看當中的轉變,有人則發放大自然版本的十年對比,藉此喚起公眾對環境破壞和氣候變化的關注。今個月初我們到訪南大嶼,貝澳濕地的變化速度驚人,不用十年,相信「十月挑戰」已足以令人感受到環境破壞的情況有多嚴重。
位於大嶼山南部的貝澳,十多年前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孕育着不同種類的動植物,屬高生態價值地點。可是,近年幾次前往貝澳濕地,我們走着走着,偶然就會發現多了一些磚頭、石屎、圍欄或建築廢料,幾乎每次前來都會有「新發現」。一月初,我們在貝澳咸田新村以北的一幅濕地,就親歷工人正在平整土地,以多支石柱圍封濕地,貝澳又多一幅濕地淪陷。政府在一七年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即使貝澳被視為重點保育地點之一,環境破壞的情況仍未有任何暫緩的迹象。
保育貝澳 盡快修例
貝澳濕地雖然被劃作海岸保護區,土地用途理應已被限制,但是由於該處並沒有《發展審批地區圖》,法例的漏洞導致規劃署未能執法,關注的團體和市民只能既無奈又無力地看着珍貴的濕地被慢慢蠶食。多年來,環保團體通過不同的渠道向政府反映,希望能盡快修訂《城市規劃條例》,例如為只有《分區計畫大綱圖》覆蓋的鄉郊地區制訂《發展審批大綱圖》,長遠保育貝澳。除了《城市規劃條例》,現時的《廢物處置條例》亦存在漏洞,政府審批在私人地段擺放建築廢物許可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對環境及規劃的影響,以致條例難以阻止在私人土地上傾倒建築廢料的情況。
直至去年,事情總算是漸見曙光,《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將會「檢討相關法例及釐訂更有效措施管制於大嶼山高生態價值地區進行填土、傾倒廢料及相關破壞環境的發展活動」。
泥頭車裝定位 不應再猶豫
政府總算踏出了「檢討」這一步,之後亦需加快步伐,才能消除貝澳以至大嶼山其他具生態價值地點受到破壞的威脅,否則未來的環境破壞問題將會更為嚴峻。修例是一項艱難但關鍵的工作,掌握着貝澳下個「十年挑戰」的變化,希望能政府能盡快開展修例工作,從根本阻止環境破壞。
除了長遠進行修例工作,政府仍可採取其他可行的措施遏止非法傾倒的情況,包括從管制泥頭車進入生態敏感地帶這方面入手。例如,政府可以在泥頭車上安裝全球衞星定位系統(GPS)的裝置以追蹤去向,這個措施並不是甚麼新鮮事,事實上,土木工程拓展署早在一五年已開始進行測試,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亦曾表示不少業內司機對相關計畫表示支持,而且亦有台灣的例子作參考。可是,至今計畫仍停留在檢討和測試階段,政府是時候要邁向下一步,付諸實行。此外,政府亦應考慮將現時用於政府工程的「運載記錄制度」延伸至私人工程中使用,以確保建築廢物能妥善運送到適當的廢物處置設施。
政府需與時間競賽,盡快展開大嶼山長期和短期的保育措施,盼望下個「十年挑戰」的時候,大嶼山仍能保持她的「童顏」,而不是面目全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