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界開始出現一些「假水耕」,在政府未有完善法則保護農地時,借水耕種植之名去倒泥頭破壞可耕農地。)
昨日記招想帶出的研究報告重點,除了是初探香港現時「水耕熱」的具體實況,更重要是點出水耕或高科技農業在政府制訂新農業政策時要思考的問題。
在商言商,水耕場投資者有意投身,即使是高門檻的投資,對市場來說也只是多一項選擇,無甚不妥。但政府在制訂新農業政策時,若欠缺水耕發展的數據和經驗基礎,盲目向水耕產業進行資源傾斜,以為這是在滿足「土地開發需求」和「本地農業發展需要」兩者間取一平衡的發展方向,則恐會步向政策失焦、資源錯配的循環路。
現時香港發展的水耕農業政策為「空降式」發展,沒有技術背景和大學科研的支持,在國際競爭上毫無優勢。荷蘭本地有堅實科研作基礎下推動水耕,日本、中東各自對應農地污染及氣候水土等問題,而香港則抽空脈絡,很有機會像過往半世紀以來,香港推動水耕令不同商家蝕本離場般重蹈覆轍。
大家如有不同觀點及實質數據,請不吝賜教,我們非常樂意討論以完善報告。例如有網友指出香港有公司在世界農業領域遙遙領先,實在非常值得探討。
以下是本土研究社新聞稿全文及昨日記招的綜合報導。本土研究社正為《水耕透視──香港水耕產業初探》籌募出版計劃,如欲支援更多民間獨立的農業研究,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新聞稿全文】獨立媒體:「水耕熱」存隱憂 研究團體憂爛尾收場
今日相關報導(30-3-2015):
蘋果日報:水耕碳排放量高13倍
http://goo.gl/iQGCxD
東方日報:水耕碳排放高農場13倍 團體促先搞好規劃
http://goo.gl/Y9KlEQ
太陽報:政壇:團體憂農業政策傾斜水耕
http://goo.gl/mk65sW
晴報:水耕菜不環保 碳排放高農場13倍
http://goo.gl/9FK2UO
明報:環團﹕漁署水耕兩年蝕585萬
http://goo.gl/UyIuUe
經濟日報:「水耕」碳排放 或高傳統13倍
http://goo.gl/qgkL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