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官僚塞責 聖山遭殃

圖:捍衛宋朝遺址行動組

沙中線土瓜灣站工程發掘出大型古蹟遺址,横跨宋元、晚清至民國文化層,各方要求全面原址保育的呼聲不絕。考古發現曝光已近四個月,上周發展局長陳茂波接受港台《鏗鏘集》訪問時,信誓旦旦說「古蹟保育優於工程需要」,但豪言壯語背後的真相是甚麼?一班熱心市民組成《關注宋朝遺址行動組》,上周與古蹟辦官員舉行了八小時馬拉松會議,從中可見聖山古蹟面臨重重危機。若果主事官員優柔寡斷,官僚部門繼續互相扯皮,當考古工作下月完成之時,可能是香港人哀悼聖山古蹟從人間蒸發之日。喜劇變悲劇,莫過於此。

考古工作由港鐵聘請的內地專家劉文鎖領導的團隊,依據工程顧問的行動計劃執行,指導思想是「搶救發掘」,即在找到古蹟後盡快紀錄,盡快移走。這種做法對於一些出土的陶片或錢幣,自然問題不大,但聖山遺址的歷史價值繫於過去千年來,先民在同一聚落不同朝代留下的構件和佈局,絕非留下三兩個古井便可保存該遺址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未有全盤保育規劃之前把古蹟和文化土層怱怱移走,令遺址支離破碎,等同謀殺歷史。

移走古蹟 歷史內涵支離破碎

法律上唯一可以制止慘案發生的官員是古物事務監督陳茂波,但至未聞他發出具體指示。因此,負責執行監督任務的古蹟辦官員,至今一直沿用「搶救發掘」的思維,批准港鐵在「完成考古」(即移走古蹟)後的地盤復工,令歴史原貌日漸消亡。

古蹟辦用最狹義的「考古價值」來暫時制止港鐵移走少部份古蹟,對於歴史學者高添强或考古學家李果等人提出應加入「歴史價值」和「社會價值」來重新理解遺址的意義,因而確立原址保留的必要性,似乎有口難言。對於環保專家温石麟因發現紅珊瑚而要求保留文化土層的訴求,古蹟辦坦承「從未化驗」。以林筱魯為主席的古諮會,除個別敢言的委員提出異議外,至今只是充當陳茂波的擋箭牌,而非依據國際準則提出保育建議。

另一邊廂,港鐵有否汲取高鐵延誤醜聞的教訓而主動向公眾問責?由去年發掘出聖山遺蹟至今已逾一年半,港鐵從未草擬文物保育設計研究方案供社會討論。港鐵或許推卸說它只是受運房局委託執行工程,或文物保育政策由發展局負責,但事實擺在眼前,任何修訂車站設計或施工方式以達致保育目標的方案,都非由港鐵研究和執行不可。無論是全面或部份原址保育,港鐵不提交可行性研究,公眾便無從取捨。

權責不清 港鐵自製計時炸彈

港鐵放軟手脚,不僅是不稱職的項目經理,更已變成延誤的源頭,它是否刻意讓出土古蹟變成掩蓋其他工程延誤的藉口?

更有甚者,港鐵拿了大面積的考古牌照,但只在車站施工範圍發掘,例如在出風口範圍發現古地基條石延伸至工程範圍外(但在考古範圍內),港鐵未見配合發掘,令政府無法對古蹟佈局作全面判斷。到了陳茂波宣佈「考古完成」之日,勢有大片面積仍未開挖,社會屆時自然難以確定保育方案,豈非又導致更大延誤?政府部門與港鐵之間權責不清,目標不明,正在泡製下一個計時炸彈。

九龍聖山古蹟埋在地下千年,但今天搶救歷史,卻得靠這一代香港人只爭朝夕,令掌權者從渾噩中驚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