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其網誌表示會原址保留閣麟街磚牆,關注組對此表示歡迎。但在同一篇網誌,韋志成對三級歴史建築中環街市的將來卻含糊其詞,令人失望。發展局網站資料顯示,中環街市將會被「活化」成書店、食肆與數碼資訊站。發展局資料以及市建局早前向城規會提交的所謂「活化」方案,可以預見這幢傑出的現代建築將會步灣仔街市後麈,被煎皮拆骨,成為另一個令人慘不忍賭的假保育真商業項目。
關注組重申,市建局必須原汁原味復修并保育中環街市。街市的新功能應尊重歴史,成為讓年輕人、小商販、有機農民創業、做生意的現代墟市。活化街市為現代市集,令中環街市繼續成為庶日日常生活的地方,延續百分年來其社會功能,意義重大。
中環街市地段,自我城自開埠已經是街市,為中環及全港市民提供鲜肉及蔬菜。現在的建築物屬第三代建築,於1938年落成,是建築界公認的傑出現代建築。在亞洲,只有四幢以現代建築風格建成的街市建築,分別位於吉隆坡、金邊及香港。香港的兩幢街市建築,分別是已經成為高級傢俬店及豪宅入口的灣仔街市及中環街市。關注組希望市建局不要一錯再錯,在毀掉灣仔街市之後,再將中環街市煎皮拆骨,變成另一商業項目。
保育中環街市,便應保育其建築特色,包括水磨石攤檔與用為採火及通風而建的天井。市建局的工作是復修歷史建築,不是為商場做裝修,改得應越少越好。保育街市,讓後人明白他們祖父母輩如何生活,當年的建築師在建築上創新之餘,如何在空間設計上照顧小商販的需要,並豐富香港人對街市的理解與想像,香港可以有非常有人性而又環保的街市建築,并非只有領展街市。
市建局作為擁有公權力的法定組織,保育中環街市是代市民保育有歷史、社會與建築價值的建築而不是以保育之名,破壞歴史建築,為商業運作,提供最大建可出租面積與彈性。
中環街市事件再次證明目前保育政度的問題,古蹟辦在政府架構地位低微,市建局是向錢看,黑箱作業。關注組強調香港需要開放、透明,有充分市民參與的保育政策,令市建局不能閉門造車,毀滅歷史與古蹟。
灣仔街市(攝:栢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