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蕉徑故事》今日篇:阡陌行

圖二

新界菜時期,蕉徑是本地數一數二的蔬菜種植基地,幾可以「糧倉」來形容。今日規模縱不如昔,但還算較家禽業幸運,至少仍未絕跡,保留着一點「血脈」。

據《菜聯社六十周年特刊》記述,「蕉徑蔬菜產銷貸款有限責任合作社」成立於1956年。高峰期,蕉徑出菜量可達20輛貨車,一百幾十籮菜是等閒事。品種方面,這裡冬季生產的有菜心、芥蘭、枸杞及西生菜;夏天則有馬齒莧、莧菜、通菜、毛瓜和白豆角等。此外蕉徑也有水田,居民仲鈴說,這裡冬季有農夫種西洋菜。

1a
圖一

蕉徑種菜業的興衰史,與其他農鄉相彷。60年代這裡仍有人種米,隨着菜興米衰,70年代踏入新界菜高峰期。80年代國內供港菜場陸續發展,蕉徑農業開始走下坡。不過,蕉徑至今仍保存優厚的農業資源,即使農地荒廢比例達七、八成(非正式統計),但良田依在,農田破壞情況不算嚴重。不得不提的,是蕉徑的水資源豐厚,大多數農田採用「水坑田」設計(圖一),透過有秩序的水道分流,將清澈溪水貫注各農田之中。所以,新界其他農田常用的噴灌系統,在蕉徑反而較少見到。

走入蕉徑,你會見到許多「信譽農場」招牌,星姐(原名駱少星)是其中之一。星姐的生平頗為轉折,她年輕時曾在蕉徑的培幼幼稚園教書,90年代從事蔬菜批發經銷,聘請員工多達20人。到年紀大了,她卻選擇回到老家前面耕田,收成主要經蕉徑菜站轉銷;但星姐生性豪爽,也會送不少農產品給親友(圖二)。

星姐是原居民,農場位於村界內,暫不受農業園計劃影響。其操作模式帶着興趣意味,她直言務農其中一個主因,是想多做運動。在蕉徑,許多農夫都超過六十歲,平心而論,賣菜收入未必是他們務農唯一考慮。他們幾十年在這裡生活,即使利潤不豐,也不想離開土地。當然,蕉徑內也有仍然依賴耕田維生的農夫,文哥就是例子。

3a
圖三

文哥原名譚偉文,是蕉徑土生土長的農二代。他兒時幫助父親務農,十幾歲時出外打工,約十年前又回到蕉徑耕田。他在這裡算是較年輕的農夫,還未到五十,選擇回流務農,陪伴家人是一個主要原因。他的農場就在屋旁不遠,面積不算大,田務工作大體都是文哥自己負責(圖三)。

4a
圖四

他是典型的常規菜農夫,農產主要透過當地菜站批銷。由於大陸菜已主導本地蔬菜供應,本地農夫多選擇栽種少數仍具競爭力的品種,蕉徑出名的農產品枸杞,就是好例子(圖四)。「蕉徑的枸杞品種,葉序是大葉、小葉梅花間竹的,與大陸的有所不同,品質較嫩。」文哥說:「識貨的人會買這裡的枸杞,批發價一直穩定,每斤有十元以上。」在蕉徑,還常見到當地另一名產——馬齒莧。馬齒莧在香港不是主流品種,但因大陸少供應,至今仍有一定利潤空間。

文哥管理一個小農場,與運作一間小公司其實分別不大,都要很小心控制各項開支。但「控制」不等於「嗇吝」,有些農耗材料文哥挺捨得花錢的,例如肥料。文哥的田用肥很足,他說肥不足菜不靚,難與大陸菜競爭。

那麼,最需節省的成本是甚麼?是勞動力。文哥的田是一人農場,工作時間的分配要很準。以紅菜頭為例,不少有機農場會9月-12月分批下種,但文哥只會在12月種一輪。為甚麼?「紅菜頭喜涼,早播種的話,前期溫度不太合適,不是說生長不了,但種植期會拖長,如此一來勞動成本又增加了。」文哥這樣分析。又例如薑,文哥坦言種薑的毛利不高,但他也會種,因為種薑的工作較具彈性,年初、年中抽些時間來打理,年底便能有收入,原理就如儲錢一樣。

雖然文哥有意繼續在蕉徑務農為生,但也未必能如願以償。其農場位於農業園一期道路工程範圍,可謂首當其衝。農業園落成後,他能否繼續在這裡耕種?曾經作為新界主要糧倉,蕉徑的經歷究竟是珍貴遺產,或不過是已不被重視的過去?

人世間最諷刺的,莫過於農夫因發展農業而不能繼續耕田吧。我沒水晶球,只能祝文哥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