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專注農業培訓工作,發覺對農業有興趣的人真的多了。當中自然是年輕人較多,不過也有中年、甚至近乎退休年齡的人,在已有一定經濟、生活基礎下,試走第二條人生路。
向農心態值得支持,不過他們許多本身並沒農業背景,往往會出現期望落差。這類情況見得多了,現時歸納幾點意見,給大家參考。
一:別看輕農業
坦白說,有些人嘴巴上支持農業,心裡卻仍低估它。
舉個實例。一個為期數天的基礎種植課程完了,我問大家有甚麼意見。有一位同學說:「我想開一個農場,這個課程內容不足夠啊!」我客氣地回應:「讀完一個數日的法律課程,也不可能開一間律師樓啊!」
社會上,大家都覺得做醫生、律師,讀幾年書及做幾年實習是理所當然;但總有些人以為農業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在三幾個月內就學好,甚至會說:「唓,咁多野要學,咁我不如去做醫生啦!」
帶着這心態的人,在這行頭恐怕行不了多久。
二:重視基礎
除了作為一份職業,農業本身有其社會及環境意義。新一代有興趣入行的人,許多都有其關於自然、甚至哲學的想法。對農業有理想,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脫離現實(難聽就是閉門造車),卻容易忽略根基的訓練。
甚麼是基礎認識? 氣候、時令、土壤、農作物、市場等知識皆是。這不能單靠讀書,必需配合田間實踐。見過一些農田,連基本的田畦設置、光合作用原理、作物特性也攪錯……原來他們是在試驗自然農法,這類一開始已知道結果的實驗,只能說得啖笑。
不是說自然農法不好,只是建議他們先打好底子。先學懂泥土的基本分類和造畦原理,才去瞭解甚麼是「不翻土田」。每次有人問我有甚麼農業書推薦,我都會建議他/她去讀相關教科書,以及高中理科與植物生長相關的內容部份。
三:多跑多看
有些人(包括一些行家)會有執念,認為種田「一定」是固定模式,其他做法一定是錯誤。如果這些「錯誤」方法都能有好收成,就肯定是「賣假菜」。
「我都種不到,一定是假的!」真是自大到恐佈的說話。偏偏這些年間,我反覆聽過這類論點;部份農青不知就裡,亦人云亦云。其實,本地農業規模雖然不大,但也存在許多不同模式,市場需要、硬件設備、人力資源、農夫技術等,都會影響農場的管理及收成情況;單是常規菜及有機菜農,種植模式便大不相同。有些自以為獨到的觀點,反映的可能只是個人視野的狹隘。
對於新入行的人,我鼓勵去多些不同農場看看,瞭解農業的多元發展,擴闊視野,更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四:確立方向
許多新入行的人都走半農半X路線。它的好處是靈活度高,能擴闊農業的可塑性;但它也容易讓人迷失,見過一些農青入行兩、三年(能捱到兩三年的,肯定不是玩玩下),但對前路仍很茫然,不知做甚麼才好。
就個人意見,我覺得半農半X的「X」,只要不是壞事都可考慮,但方案必需具體,不能太虛無。有些人種田主要為興趣或理念,不求賺錢,會用X來養活自己;也有人會將「農」和「X」結合,創造新項目。這些都無不可,只要你認真去做便可以。
新入行就想開農場,是很難的。投入農業可由小做起,例如參與鄉郊復村項目、到有機農場打工、開展天台農莊及都市農業等,又或找幾個朋友合辦小型農業產銷活動。這些其實都已經有先例可援。
五:認識自己
務農也要看資質,每人體格、性格、機遇不同,不能一成不變。見到某些成功例子,不代表你能複製;反過來說,別人選擇與你不同的發展路向,也不要輕言否定。
有些人精於農務,有些人擅於硬件;有些人種植上可能不出眾,但長於管理或銷售,這些人一樣可以在農業上作出貢獻。農青向前輩虛心求學是應份的,但也要考慮個人特質,農業範疇很廣闊,就如運動會上的不同比賽,如果選錯項目,難免事倍功半。
要在現今複雜社會中瞭解農業、認識自己,往往說易行難。但農業確有其意義及趣味,無論是個人或業界,都盼日後能在香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