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七時,街外仍冷,但於觀塘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902室,卻異常溫暖。來自香港各區、不同行業、身份各異的朋友聚在一起,參加了由立法會議員梁家傑發起、SEE網絡籌辦的「你我齊參與再造觀塘:義工訓練計劃」。
去年十一月,市區重建局公佈了該局歷來最大型的市區重建項目──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該計劃將會把裕民坊一帶重新規劃,有關計劃勢給觀塘區的面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從市建局成立以來,舊區重建已進行了多個項目,其中灣仔一帶的項目帶來不少的爭議,由喜帖街的保留與否、莊士敦道的唐樓的復修問題、以至將茂蘿街發展為文化項目等,都經歷了不同的爭辯。與此同事,民間的介入及參與,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跟以往城市規劃全由政府主導,有所不同。
就在市建局公佈計劃的同時,各界都主動關心如何將重建觀塘,變成公民社會發展的契機,希望有關方面可以全面考量民間參與的重要性。事實上,市建局亦是以4Rs為工作策略,即是重建發展(Redevelopment)、樓宇復修(Rehabilitation)、文物保育(pReservation)及舊區活化(Revitalisation ),一改以往港英政府及前土地發展公司的重建概念,引入公民參與,正是4Rs策略的體現。
昨天,是義工訓練班的首次聚會,來自不同背景、地區的朋友,各自懷著不同的期望,希望共同見證觀塘市中心未來的蛻變。活動的第一階段,將由現時開始,為期半年,有興趣者,可與主辦單位聯絡:
梁家傑議員地區辦事處
藍田啟田邨啟旺樓地下
電話:2525 0328
電郵:[email protected]
傳真:2727 3380
根據市建局的資料,「觀塘市中心項目的發展建議由前土地發展公司在一九九八年年初提出。同時公布的,還有另外二十四個位於香港舊區的項目。其後不久,香港的地產市場下滑,土發公司在財政緊絀的情況下,這二十五個項目都需要擱置。直至政府在二零零一年成立市建局。與此同時,數以百計的業主和居民多次向政府和市建局請願,要求加快觀塘市中心計劃的推行步伐,並表達他們對居住環境日益惡化的深切憂慮。觀塘項目範圍內共有二十三幢樓宇,它們全都在六十年代建成。市建局根據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公布的市區重建策略,決定將二十五個前土發項目,其中包括觀塘市中心計劃,列入首個五年業務綱領之內(以二零零七年三月截止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