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以開源破壟斷 創自主空間——後斯諾登時期數碼自主願景之一

以開源破壟斷  創自主空間——後斯諾登時期數碼自主願景之一

(獨媒特約報導)「數碼21」是香港政府官方的資訊科技策略,九月份開始了2014年新版的諮詢,提出「智慧香港、智優生活」的願景,內容包括四個策略重點:「善用科技 提升潛能」、「發揮優勢 拓展產業」、「貫通資訊 利便市民」、「激勵創新 成就未來」。不過文件卻沒有提及今年轟動IT界的斯諾登揭密事件,給人落後於形勢的感覺。

資訊自主

自斯諾登事件後,不少國家或美國之外的公司,也計劃不再使用在美國的雲端服務,搬至如瑞士沒有跟美國簽訂分享數碼情報的地方。

香港在斯諾登事件中,没有向美國屈服,亦沒有跟美國分享數碼情報,大可吸引世界上的客戶來使用香港的雲端服務。不過要客戶更安心,香港在資訊系統上必須要自主,才能保障客戶的資料,令資訊行業有更大的發展。所謂的「自主」就是可以對自己的資訊系統有最大的控制。

加強通訊安全 防止系統壟斷

斯諾登在港期間曾透露位於香港中文大學的「互聯網交換中心」(HKIX)曾被黑客入侵,令人擔心香港互聯網的保安問題。在「數碼21」的文件,政府有「雲端保安及私隱工作小組」來回應保安事宜,但這措施是否有足夠保障企業通訊安全及個人的私隱成疑,我建議在香港的數碼基建上增撥款項加強保安,也要資助中小企去加強公司的資訊保安和保護私隱。

此外,軟件的保安也是重要的一環。微軟不只一次傳出其作業系統可能設有「後門」,以便美國情報人員利用搜集訊息。有立法會議員曾提出,香港是否可以自行研發技術?這個可行性不大。不過,香港大可使用由不同國家、企業和團體一起研發的公開技術來提高自主性,防止壟斷而造成的安全問題。因為這些技術在不同地點開發,改動也是公開的,所以沒有一個政府可以強迫某些個人或某家公司在軟件中加入「後門」,讓政府獲取用戶資料。其中一種合乎這些條件的軟件類型,就是開放源碼軟件 (Open source software)。

建立本地開源團隊 服務本地用戶

「數碼21」在2004和2008也提出在不同方面推廣開源軟件,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發展,開源軟件在過去幾年越來越普及,而這些軟件在保安上並沒有跟封閉的作業系統有很大差別。可惜在2014「數碼21」諮詢文件中,沒有再提開源軟件。在確保資訊自主的前提下,我建議要優先使用開源軟件,並加快把舊的系統更新為開源的版本,以減低被其他國家的操控的可能性。

在雲端服務的軟件發展上,如果美國在幾年內也未能令國際釋疑,香港政府應該積極推動發展開源的替代平台,令市民能有他選。譬如說,Diaspora 這開源社交媒體,就能成為Facebook 的替代計劃,香港政府大可沿用2004年「數碼21」的做法,資助這類計劃的開發,讓市民能轉到更安全的雲端服務。當這些計劃能在香港建立開發團隊,香港的用戶就更容易影響計劃的發展方向,相反,其他雲端平台如Facebook,絕少理會本地用戶的需要和訴求。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而是中國經濟發展對外的重要出口,必定成為美國數碼監控的對象,上述的改變並不容易,但要確保自主,一定要建立多元的軟件環境,防止單一化和壟斷帶來的保全威脅。

編輯:林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