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中流
曾蔭權進行的行政長官競選活動鋪天蓋地,每天佔據傳媒一定的版面與篇幅,但是仔細看,與董建華角逐連任的時候沒有什麽大分別,也是邀請各界別選委上他的辦公室「談話」(讓他做樣拉票,回答一下問題),不肯出席「非曾辦」的公開論壇,甚至於電子傳媒也是經選擇的(報紙傳媒更是選擇性「放」料),總之,他的工作是做好提名期的政治公關,幕後自有港澳辦、中聯辦替他拉票。
或許因為這樣,許多選委「敢怒不敢言」,所以政界對於上周鄔維庸公開批評曾蔭權「道德水平未夠高,但公關技巧卻一流」,私下都深表認同,暗讚「鄔公好嘢」,當然眾人「死死地氣」仍要提名曾蔭權,也難怪曾蔭權基本上當他們「無到」!
曾蔭權本周最重要的談話是他首先透過港台的節目,透露行政會議改組點滴,接着給本港五家報章「訪問」(聽說是曾辦私下相約放「料」),再說明改組詳情。曾蔭權表示,日後問責局長仍維持行政會議成員身份,但是如果不屬於他範疇、與他無關的會議,就不必開會。他在電台說,「若有行會成員修訂問責局長提上行會的政策,問責局長可以接受或不接受,因為他是中央任命官員,但是若行政長官支持他他可以繼續推行,日後責任在他身上。
至於在五家報章「訪問」中,則說明他心目中最理想(其實已經定案)的行政會議規模,將縮小為十五人,即除了特首、三位司長、七位現任非官守留任的成員外,大概將增加四位非官方行政會議成員。此外,曾蔭權亦會擴大董建華年代成立,但幾乎不開會的策略發展委員會,當中成員將由十四人擴大至近百人(作為吸納安撫親中派、民主派人士的搖籃)。
筆者曾經批評董建華問責制下的行政會議是怪胎,三司十一局官方成員已經佔據整個行會,而五名(後來七名)非官方成員(原定是執政聯盟的夥伴),變成只能舉手支持或者「討價還價的行會反對黨」。
方便集權與董建華無異
當初董建華推行高官問責制,表面上有自己「共同理念」的班底,其實主要原因是要削政務司司長權力與削公務員權力,要集權於行政長官一人。但是其將行政會議改組,是令其政策決定過程之中,更加變得不倫不類,最後整個問責制(包括行會模式)是拖誇整個政府行政的禍端。
曾蔭權這套行政會議改組,基本上延續董建華「方便其集權的旨意」而制訂,首先按其預定的班底,讓「被廢的政務司司長」重新掌權,另外,廢其他行政會議內的問責局長,名義上留在行政會議,實際上已經給掃出局,與港英年代的公務員司級官員(現在的常務秘書長)無異(他們當時也是與他們有關的議程,才需要去行會解畫),由於不再開會,未必能夠掌握整個「政治討論全局」,屆時行會通過的決策他們若不同意,可以向特首個人「上訴」,在特首的支持下,可以「一意孤行」,但是「衰」了,問責局長這次要自己問責。
削問責官員與行會權力
這個說法是令特首除了問責官員,更凌駕於行政會議之上(根據《基本法》,行政會議仍是決策機構),這次行政會議的構思,專權於一身的權謀多於體制上的更動,說恢復「港英年代的行政局模式」,完全是偷換概念。
若要改革目前的行政會議,應該是先改革目前的高官問責制、連同行政立法關係(是否與政黨分權)一併考慮,這樣的「分割」改革,與董建華推行問責制的原則同出一轍,只是令香港的政制走向更專權的統治。說是權謀,因為增加的四個非官守議席,成為曾蔭權可以「派餅」、「論功行賞」的工具,將來這些新成員更是可以制衡(或者收買)行政會議內的政黨成員,總之,令在他們的聲音(影響力)「溝」淡,到時還是行政長官一人意見獨大。
策略發展委員會的構思說得冠面堂皇,好像在政策制訂過程之中,可以吸納各界(包括民主派、親中派、專業界等等)的意見,方便政策局醞釀成交行政會議考慮的政策。但是委員會近百人,人多口雜,即是說誰的意見都不會成主導(除非根本沒有什麽大分歧的政策),結果就是政府(特首是委員會主席)主導政策意見,然後假借有廣泛代表性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名義制定政策,屆時即使委員會的成員能說什麽?筆者可以預見,第一個需要透過策略發展委員會提供意見的是西九龍文化中心的拍板。
《信報財經新聞》
20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