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提供圖片: 牛牛是南大嶼山另一獨特的景觀,它們較西貢的牛更接近社區,基本上與居民相處融洽)
作者: 仲夏 二零零九 吳泳攀
梅蔚的單車
每天早上騎單車往碼頭坐船上班,是不少梅窩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碼頭旁邊密密麻麻的單車陣,令初次踏足的游客印象難忘。早上七點半至八點半是繁忙時間,上班上學的人群川流不息。
正生事件讓我想起兩年前開始,島上的早晨生態開始發生變化,不少學生加入趕船出中環的行列,而他們比我們上班族要坐更早的船。
快船船費較慢船差不多貴一倍,那時為了省錢,我選擇坐早班慢船,那要提前大半個小時起床。騎車往碼頭的路上總會碰到三三兩兩的學童結伴上學的情景。
村童晨景
村長女兒欣欣正在讀三年級,在村口或在路上看到我匆匆出門飛車往碼頭,她總會大喊一聲“哥哥早晨!”我當堂醒神。住在樓下的俊俊,一年級了,不用上學的日子,他就會在地堂和小友伴踢球耍樂,或者蹲在榕樹頭附近觀看螳螂草蜢打架,自得其樂。
車子沿著小斜坡下到白銀鄉和大地塘鹿地塘村路交界附近,常會看到兩個較欣欣年紀略大的小女孩,一邊推著單車,一邊閑聊,背著小書包,悠閑的朝著梅窩小學走去。我常好奇怎么她們不騎車而選擇推車呢?
梅窩原稱梅蔚,歷史悠久,早在宋朝已經是朝廷大官的食邑封地。現有十多條村子,散布在山腳和銀礦灣之間的谷地中,水泥小徑四通八達,最適合騎單車。除了碼頭到體育館的那段路之外,其他路段基本上不允許行車,故此沒有市區的汽車廢氣和噪音。
鳥叫蟲鳴、老人小孩與婦女在各村之間悠閑穿梭,家長送子女上學後到街市買菜回家,或碰上熟人即停下在路邊攀談。狗狗們也隨主人一起晨運,公公婆婆摘了菜、蕉和剛熟的黃皮就挑到街市和碼頭賣。整個圖像充滿了鄉村特有的生活氣息。
被邊緣化的鄉村教育
然而兩年前政府將南大嶼山唯一的一間中學”殺”掉後,那兩個小女孩已經再沒有出現在村中悠閑的上學路上。因為她們小六畢業後只能選擇到市區中學繼續學業,每周五天都要長途跋涉到島外上學讀書。
放學回到家已然天黑,浪費了很多學習和玩樂時間。然而這還不只是浪費時間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到島外升學使學生割離了原來的日常社區生活。
這裏沒有市區的大型購物商場,每個村子卻都有自己的祠堂和神廟,如天后、洪聖、文武、北帝等。同時又有佛堂、教堂和天主堂。鄉村生活的中心是村前的地堂,舊日是曬轂打禾的公眾用地,現在則主要是村民聊天和兒童的玩耍之地。遇有婚嫁或廟誕則更是熱鬧非凡的慶典場合。
兒童放學後常在各村之間騎車穿梭,呼朋引伴遊樂嬉戲。由于治安良好,家長也很放心孩子們穿村過戶。時見他們或在瀑布旁戲水、或在菜園間追逐、或在沙灘邊淺水處隨長輩摸蜆。
想起八十年代的一齣臺灣電影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以及劉國昌導演的《三個夏天》(又名《哥哥的情人》)。電影裏勾勒的鄉村生活、小孩的童年,和城市人有極大的差別。可惜的是,這些珍貴的鄉郊邊陲之地,正隨著社會發展和政府僵化的統一規劃而逐漸被陰乾乃至消失。
梅窩獨特的鄉村文化、最環保的單車社區,靠的就是一代一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年年月月的日常生活所形成的。大澳因一場棚屋大火而燒出當地居民的危機感,引起全港市民的關注,保留了水鄉文化的特色。
梅窩,會否因正生遷入的爭拗,而能引起外界關注鄉村兒童的教育問題,讓南大嶼山數百學子不用每天翻山涉水去上學,多點時間享受鄉村生活?但愿正生帶來的是生機而不是誣蔑和指罵。
作者提供其他相關圖片: http://picasaweb.google.com.hk/banyantree.hk/SouthLant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