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互聯網絡私隱何價?

作者:Cory Doctorow
原文出處:Technology Review:The curious case of internet privacy

[編按:網絡世界對用戶私隱有沒有保障?瀏覽器、社交網站、不同的應用程式每天均記錄網民的瀏覽習慣和愛好,甚至登入身份等個人資料。或許我們認為它們沒什麼價值,不過,愈來愈報導顯示這些我們覺得作用不大的「私隱」,原來可以販賣給第三者例如廣告商。用戶對不停更新的私隱條款幾乎是無議價能力。傳媒及行動者Doctorow撰文分析這種當下現象,並樂觀認為有改變的機會。]

互聯網時代有一種現象:我們為享受服務而出賣私隱。想法是這樣的:我們的私隱對我們比較不值錢,而公司則知道如何將它變為有價值的東西。這是一類奇怪的、單方面的交易,在我們的生活裏卻隨處可見。不妨閱讀以下這則<協議書>:

「通過閱讀此協議書,您將承諾即日起給予《科技評論》及其合作者無限權力截取和查閱您的瀏覽選擇,以便出售分析摘要、永久保留所得資訊並無限制地提供予第三方。」

事實上,以上文本還不足以代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私隱交易。要想真正達標,還要讓《科技評論》把它藏在末頁的邊緣,附上一句「此協議有權隨時更改」。很明顯,這不是平等協商的交易,我們無法參與協商。你的私密信息(包括地點、興趣、朋友)都被陳列在桌上,如自助餐一樣。

為什麼我們如此輕視私隱?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被要求這樣。Facebook不止一次利用新的設定取代修改用戶私隱選擇,。然後,為了回應公眾的反對,它會重新植入類似舊系統中的東西,不過已減少私密。

其次,人們只著眼於眼前利益,而不會估計未來的代價。假使吸第一口煙就會長出腫瘤,沒有人會選擇吸煙。同樣道理,大多數的私隱洩露並不會立即威脅到我們的身心健苦惱。但大量人口的資料被公開,長此以往,危害是必然的。我們不難聽見一些故事,提到人們因為留言板上的訊息而被辭退。

另一原因在於,隨著我們在網上暴露的私隱越來越多,風險也越來越大。當你進入某個社交網絡,老朋友們紛紛前來歡迎你的加入,但也不是每次都有。一些對你而言的爆炸性新聞(例如「我要離婚」)可能只會在社交網上得到微弱的回應。而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交流(例如「穿這件牛仔褲會不會讓我的臀部顯得更豐滿」)卻能得到潮水般的回覆。行為科學家把這現象命名為「間歇性強化」(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這是一種強有力的行為訓練技巧。其實驗現象為,若有一個一按就有食物出現的杠杆,白老鼠只會在饑餓的時候才按下。然而,如果準備一個隨機出現食物的杠杆(按下不一定有食物),小白鼠則會不停地按。同樣道理,當暴露私隱為我們帶來的「社交強化」是隨時出現,我們也會持續地暴露我們的私隱。

社會如何在保護網絡私隱做得更好?勞倫斯•萊斯格在他的書《網絡空間的守則及其他法律》(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中指出了四個可能的途徑:規範、法律、守則、市場。

至今為止,這些方面都不容樂觀。以「規範」為例,我們的基本規範在保護私隱方面一直搖擺不定,尤其是針對孩子。學校和家長習慣以保護孩子的名義,用網絡間諜軟件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換句話說:「你們的私隱很重要,不過我可以侵犯它。」(噢,如果你做任何事情逃避我們的網絡監控,你會有麻煩。)

「法律」的情況又如何呢?在美國有一種「請勿追蹤」的法律潮流,網民們可以透過的瀏覽器發佈「請勿收集此用戶資訊」的警告。然而,用戶難以証明這種方法有效,除非有審計員審查大型IT公司的資料庫。在歐洲,人們把個人資訊變成個人財產,防止被濫用。但這種方法仍有缺陷,只需看看歐洲15年來的政策矛盾就可明白。

守則方面,改善和牟利的空間仍在。Cookies是一種用於追蹤用戶資訊的代碼(它可以記錄你的用戶ID、密碼、流覽過的網頁、停留的時間等資訊。當你再次來到該網站時,網站通過讀取Cookies,得知你的相關資訊,就可以做出相應的動作,如在頁面顯示歡迎你的標語,或者讓你不用輸入ID、密碼就直接登入等等。【資料來源於百度】)。網絡數據的「豐收」源於流覽器對cookies處理方式的放鬆。迄今為止有兩種流覽網頁的方式,一種是關閉所有cookies,那樣的話很多網頁將無法運作;另一種是打開所有cookies,讓它全面讀取你的上網習慣。

流覽器供應商可以在這方面有所作為。例如,他們可以參考以往應乎彈出廣告的經驗。想當年互聯網面世不久,彈出式廣告一度氾濫。不管用戶們多反感,沒有一家流覽器敢冒違約的風險攔截彈出廣告,除了Mozilla的Firefox──一個非牟利基金重視用戶多於網站和廣告商。火狐流覽器對這些廣告進行攔截,結果獲得了空前成功。其餘的供應商唯有隨之改變。時至今日,彈出廣告已經消失無蹤了。

「Cookies經理」應該是下一步。不妨幻想如果你的瀏覽器只負責對你有用的cookies,而不是大量和你無關的廣告商。廣告商和媒體賣加會認為此舉行不通。但事實上,這不一定是廣告業的末日。一旦私隱交易不再具有強迫性,優秀的公司更可以憑藉良好的服務脫穎而出,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戶數據。

對於流動通訊設備,我們需要更精密的工具。如今的Apps(應用程式)市場,如果你要下載某個App,就必須讓它獲取你的手機號碼和所處位置。不然就不能下載。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能否讓手機操作系統說謊呢?當Apps想獲取我們的號碼或位置時,便隨機編造一個給它?實驗性的Cyanogenmod系統(免費/公開版本的Andriod操作系統)已作出嘗試,如有谷歌支援,它的效果會更好。

讓用戶對自己的私隱擁有自主權,不僅於資訊交易無損,還會創造價值,例如設計一些App可以讓用戶心甘情願地透露他的位置(如計程車服務)。現在,用戶和分析家正展開一場關於私人資訊的熱戰,分析家們全副武裝,而用戶們則手無寸鐵。對於那些樂於幫助弱者的商家而言,這裏未嘗沒有商機。

編輯:方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