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屯門山景邨後山的山火,由81位消防員撲救19小時才熄滅。這次山火火場面積4公頃,看起來已經很大,但原來單單今年頭半年,新界已經有超過2100公頃山頭被燒。
新界的山火大部分是居民在祭祖前燒山開路,或者燒衣留下火種引起,清明節和重陽節前後最為頻繁。我們可以做什麼減少山火,避免新界郊野重複被破壞,消防員白白冒險?
新界鄉民一直有於村後山頭土葬的習慣。上世紀80年代,殖民政府建立了葬區規管制度,劃定了面積4000公頃、超過500個殯葬區。雖然民政總署是現時負責發出殯葬證的部門,但他們基本上沒有任何管理葬區的工作;另外,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消防處,除了年年做宣傳教育,都沒有方法防範殯葬區的火頭蔓延至郊野公園。
加強殯葬區管理,除了定期清理和立例懲罰縱火人士,另一樣就是在經常發生山火的殯葬區外圍闢設防火帶(Firebreak)。位於大帽山山腳的大欖涌水塘引水道,正是一條變相的防火帶,多次阻隔八鄉葬區的山火向上蔓延。
山火困擾新界多年,希望大家集思廣益,下星期三重陽節,不要令山頭再次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