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九一一,只不過是三個數字罷了

五年前我是一個剛升上中三不久的中學生,記得那一年我的志願還是做一個行政總裁,夢想的大學科目是中醫系。我那時壓根兒不懂思考行政總裁和一個中醫師的關係,總之做到行政總裁便會十分富有,而做中醫則純粹是因為當年沉迷金庸小說,覺得穴道經脈十分奇妙,想藉此了解更多,再想到能省下不少醫藥費,便立下如此鴻鵠之志。

在這個夢進行得如火如荼時,電視上出現了一幢不知名大廈,畫面沒有轉換,鏡頭只是監視著那冒煙的石屎玻璃塔,不知在等待甚麼似的。我並不關注的那一幢大廈叫甚麼名堂和有沒有人死亡,我只想知道那一天首播的劇集會否停播,而這納悶的畫面又會持續多久。

即使第二天早上我知道那是世貿大廈,那是恐佈襲擊,我仍沒有任何感覺。我不知道前一晚發生的事對世界經貿有多大影響,當然我不像其他比我更天真的同學,對於戰爭流血和死亡充滿莫名的期待(好像追看高達動畫一樣),形容當日鏡頭和日後美伊戰爭的畫面十分美妙,但始終不明白為何世界傳媒對事件那麼凝重。

五年後的今天,我當然明白九一一對世界經濟或是地域版圖的影響,亦明白恐佈襲擊的可怕。可是在過去五年,其中的四年我也在準備公開試,即使有餘暇閱報,也不會閱讀中東局勢的報導,除了覺得政治比較沉悶外,聽到甚麼扎卡維、甚麼喀什米爾,早已一頭霧水,更遑論了解美國攻打伊拉克為的是石油、水源還是充當國際警察。因此整體上,對我來說九一一發生五年,多個國家之間的互動,其實仍然是十分陌生。

現在看到各大媒體仍然分析美國和中東國家的政治抗衡,努力地跟住並分析九一一帶來的影響,為了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我當然要嘗試接觸這些資料。然而我更感興趣的是,九一一對青年人,或是獨特地對香港青年人有何影響。大家當年會否因為電視停播的一套電視劇而對蓋達有了興趣?又或者順應潮流買了一本到現在還未開始閱讀的《決策時刻》(Leadership)?近年香港人的閱讀口味有所改變,政治感開始增強,當然有賴有一段日子香港大部份人每天都叫著「董建華收皮」。但是國際間的政治鬥爭比從前露骨,會否是另一支催化劑?

每個人也有一個故事,九一一對五年前的我來說只是三個數字,對你來說又是什麼?

查斯特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