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高铁争议值得再三反思

在刚过去的周末,香港特区政府凭着建制派议员的支持终于通过了高铁拨款。然而,在审议拨款期间立法会外的连场集会示威和苦行抗议,相当清楚地显示了有关拨款的通过相当勉强,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在是否建设高铁、如何建设高铁的问题上与政府有着相当不一样的看法。特区政府绝不能因为拨款获通过而忽视这些质疑之声,在接着下来的日子,应该以诚恳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一一回应,避免继续给外界“霸王硬上弓”的蛮横之感。

高铁香港段造价昂贵,主要原因是因为终点站建在地处市区的西九龙,因而不得不建造大型的地下站台及二十几公里的隧道,这与特区政府要建设西九龙文娱艺术中心的计划有关。但其它建设高铁的大城市,几乎无一不把终点站设在市郊,例如广州的两个站,北站和石壁站,都远离市区,仅通过地铁或公交接驳到市区,以降低造价和减低工程难度。与此同时,由于在隧道通行,香港段的时速相对较低,无以达到国际上新建高速时速起码250公里的标准,被嘲为“低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香港人口分布的变化,设在西九龙的终点站实际上只能利及周遭约40万的市民,未来人口将达300万的新界地区完全被遗弃,即使不考虑公平性的问题,这铺下了高铁未来使用量可能偏低的严重隐忧。

如果说上述这些疑问不过是建基于对人口分布的不同预测之上,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那么围绕着“一地两检”的质疑,则是个很实在的难题。根据《基本法》,内地公务人员不能在香港境内执法,因此广九直通车一直都只能“两地两检”,亦即乘客在香港出关,然后在广州入关,期间不得上下火车。类似地,将来在香港段上车的高铁旅客在香港出关后,还必须在内地段的口岸入关。那么是否所有中国高铁网的车站都为此增设海关,同时为香港段上车的旅客设专用车厢,以便与其它内地旅客分隔开?从其操作性和客流量等角度考虑,这显然很不现实。一个显然的解决办法是让旅客在广州或深圳下车,入关后再上车前往其它各站。但如此一来将耗时颇多,使在香港上高铁变得毫无意义,旅客们还不如直接过关去深圳,在福田站上高铁来得简单一点。对此,特区政府一直拿不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拨款通过后,特区政府必须确保这个耗资669亿港元的工程不会因为“一地两检”打了水漂,尽快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围绕高铁香港段效益的整个讨论中,特区政府的推销策略出现了两个较大的失误,一方面,在上述问题的讨论上态度不够诚恳,例如由专业人士提出的锦上路方案,政府未经评估便予以否决,“一地两检”尚未有解决办法就要求立法会通过拨款等。另一方面,特区政府也未能很好地阐明把香港接上全国高铁网的意义。例如不少质疑声音集中在西九上高铁只能到达广州石壁,后者到广州市区还要40分钟以上,总时间较广九直通车仅快了十来分钟。事实上,在香港建高铁的意义在于连接全国各地,这与仅为连接穗港两地的广九直通车的意义完全不同。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特区政府始终说不清楚。勉强通过高铁拨款的代价,是民间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严重受损,此番争议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特区政府再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