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買東江水的錢去了救市,你知道嗎?

買東江水的錢去了救市,你知道嗎?

大家如果讀小學常識,都會知道自從香港早年因為人口急增,香港水資源不足以供應香港人使用。而在六十年代期間,一次嚴重旱災令香港需要制水,最嚴重一次試過每四天才有四小時水供應。自此之後,港英政府除了興建水塘、海水化淡廠等供水設施外,更影響深遠的就是向廣東省購買東江水。

由1960年開始,港英政府與廣東省政府達成協議,每年開始購買2300萬立方米食水,並會每年增加1000萬立方米,數年更新協議一次。增加買水的趨勢到了1998年,因為用水量隨工業北移而下降,才將每年水供應增幅減少2000萬立方米,同時維持每年最終供水量11億立方米的條文,但每年基本購買上限為8.2億立方米。

不過我並不想將重心放在供水協議之上,而是想談更多粵港供水協議授權營運方,粵海投資(270)的事。

在80年代改革開放後,各省市政府都推動窗口企業發展,希望可以將政府的一些商業營運注入企業,並進行招商引資工作。當時廣東省政府,就成立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廣信),作為對外招商和投資的金融機構;同時成立粵海企業,成為廣東省對外經濟與貿易機構總代理,並希望可以藉香港為橋樑,令廣東省出口產品走向世界。廣信和粵海,就成為廣東省政府的雙箭頭。

中國概念在當時熱炒,成為香港股市的新寵兒。當時的首批窗口公司,普遍都選擇以「借殻上市」的形式,變相在香港上市。而粵海投資,就在1987年借殻友聯世界,在香港掛牌上市,隨即被資金追捧熱炒,在1994年11月30日被納入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成為第二隻紫籌股(即紅籌加藍籌)。可是,好景不常,亞洲金融風暴令不少外資銀行需要增加手上資金,甚至需要撤出,故他們要求廣信系與粵海系企業償還貸款。這些企業過往發展迅速,並訂下大幅擴張的策略,故他們借下不少債務。廣信系與粵海系企業在此時無法償還貸款,走上破產之路,造成紅籌股的大崩盤。

在1997年尚未出現廣信信貸危機時,市值達到125億,位列紅籌股第11位,而同系紅籌股的廣南集團(1203)、粵海啤酒(124,後來改名為金威啤酒,再因為出售主業予華潤啤酒而改名為粵海置地)、廣信企業、粵海制革,成為廣東幫的企業王國。

可是,隨住金融風暴而引爆的廣信信貸問題波及粵海系企業,最終被揭發總資產共有287億的廣信系與粵海系企業,竟欠下490億巨債,而當中過百億的債務都由香港銀行借出,因此假如此事再進一步發酵,亦會危及香港的金融體系穩定。因此,當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接管廣信的業務,並結束廣信運作。而當時廣東省政府由時任常務副省長王岐山領導,改組整個廣信系、粵海系架構與進行債務重組,並有多間投資銀行、會計師行參與。廣東省政府將不少公用業務,如公路大橋、電力等業務放進粵海投資當中,更重要是廣東省政府將主力經營輸港東江水的公司粵港供水注入粵海投資,並與港府簽訂供水30年的協議,變相將一隻生金蛋的鵝放進當中,令粵海投資和同系企業最終逃過破產的厄運,同時這次債務重組被評為「亞洲最佳重組交易」。

而2003年,中國商務部發佈《關於改革內地駐港澳地區「窗口公司」管理模式的意見》,意味住窗口公司的任務正式完結,紅籌時代告一段落。

而到了2017年的業績,粵海投資營業額達到122億,其中48億就是香港政府在東江水交易所付的金額,而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間,粵海投資就可因此得到144億收入,可謂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壹周刊》專欄數據,原址

不過,大家看到這裡,就會覺得是否這個東江水交易,只是淪為香港人協助廣東救市的技倆,香港只成為交易當中被騙的「水魚」。不過,在當時的環境之下,香港政府只實別無選擇,拯救粵海系企業,其實都是盡量令銀行體系可以在廣信、粵海重組,取回一部分借貸,減低損失。否則,最終香港金融體系可能因為這次債務危機,而成為其中一個波及點,後果極為危險。因此,政府做了兩把手的準備,一方面跟粵海供水簽訂30年協議,同時金管局亦向銀行與存款公司發出信件,呼籲他們不要在此時急於向資產良好的中資企業追債,繼續支持這些中資企業,避免因「趕狗入窮巷」而造成嚴重的連鎖反應,產生結構性危機。

因此,香港政府是否在這個交易簽協議時,不知道這是「賣豬仔」的行為呢?我真的很懷疑他們不會不知道簽訂30年供水協議的問題,亦不會不知道這會造就一個明賺不賠的生意。就像在八十年代,董建華家族的東方海外瀕臨破產,而獲得紅色資本家霍英東注資拯救一樣,就可以知道這除了經濟問題,更是政治效忠和表態的問題。救市是一件事,但效忠才是底子裡的事。

原文刊在作者 Medium
作者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