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諾獎沒有告訴你:屠呦呦背後的大眾科學精神

諾獎沒有告訴你:屠呦呦背後的大眾科學精神

諾獎沒有告訴你:屠呦呦背後的大眾科學精神
文/左楠

破土編者按:一系列關鍵字伴隨著中國首位諾貝爾科學獎項的獲得者屠呦呦而來,84歲,中國籍,中共黨員,中醫研究背景,發現青蒿素,主要成果誕生於70年代......「成果誕生於70年代」無疑吸引了不少眼球。當我們關注青蒿素產生的時代背景時,也不能忽視「瘧疾」的階級性,是的,瘧疾是一種「窮人的病」。儘管西方發達國家擁有先進的醫療條件,對於資本為導向的他們而言,為「付不起錢的窮人」鑽研治病之道還不如研究減肥藥來得實在。而「籠罩著陰雲」的70年代卻恰恰是要服務於窮人,服務於大眾的。那個年代,科研成果不是個人榮耀,而是集體通力合作以服務於大眾所需。科學究竟服務於誰?這才是今天諾貝爾科學獎項應該刺痛我們,讓我們反思的地方。

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中午11時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地的卡洛琳斯卡醫學院揭曉,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其他兩位科學家榮獲了該獎項。

屠呦呦,這位低調的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的得獎讓科學界和輿論全身的細胞都被啟動起來——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人,也是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523項目——一個團隊的臨危受命

屠呦呦獲獎的原因是發現了抗瘧藥物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她和她帶領的團隊在2000多種方藥中整理出一張含有640多種草藥、包括青蒿在內的《抗瘧單驗方集》。在經歷了190次失敗之後,屠呦呦終於發現以沸點較低的乙醚作為提取物的方法,提取出了成功率達100%的抗瘧藥物青蒿素。

至高無上的諾獎最終只頒給了她一個人,然而這位女科學家在獲得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時就說到:「青蒿素的成績屬於科研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屬於中國科學家群體。」

為什麼這樣說呢?要從青蒿素髮現的背景開始談起,它起源於「523專案」。1967年,毛澤東和周恩來下令,要集中全國科技力量,聯合研發抗瘧新藥。5月23日在北京召開 「全國瘧疾防治研究協作會議」。此後,代號為「523」的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專案正式展開。而屠呦呦正是400多名參與這一專案的科學家中的一名。

團結合作是一種科學品質

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並順利運用到瘧疾治療的過程中,標誌著523項目的成功,這個成功不是個人的,2006年由原全國「523」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劍方主持編寫的《遲到的報告》一書,就這樣強調:「青蒿素的研製成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集體的榮譽,6家發明單位各有各的發明創造。但可以斷言,從傳統醫藥中,用現代的科技手段研製成功一種新結構類型的新藥,發明證書上的6個單位中,無論是哪一個單位,以當時的人才、設備、資金、理論知識和技術,哪一家都不可能獨立完成。」

青蒿是從2000多種方藥中一個個嘗試選取出來的,每一味藥材後面,都是一個科學家團隊的努力。但就青蒿而言,其提取方法,也經歷過190次失敗。這個過程必然不是屠呦呦一個人可以走完的,而是她整個團隊夜以繼日的付出。只是提取的關鍵一步——發現以乙醚作為提取物主要歸功於屠呦呦。但這一步的成功,是建立在科學家們千千萬萬次實驗的基礎之上的。

同時,發現提取方法,離將青蒿素變成患者可以服用的藥物,還差得遠。製作藥物需要確定其化學結構,再以一定的技術合成,才能正確地入藥。這些都需要化學家們的努力了。1973年初,北京中藥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結晶,尋找能夠解開其結構的有機化學家,經過周維善、吳毓林、李英、許杏祥等一大隊科學家的不斷測算、實驗,終於確定了青蒿素的結構,成功實現了與天然青蒿素完全一致的物質合成。很快,又將屠呦呦團隊提取的雙氫青蒿素成功確定成分並且合成。這一項技術發現,終於完全被科學家們掌握並靈活地運用,讓它真正為人類造福。

屠呦呦團隊能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成功提取青蒿素,並且化學家們能夠順利地合成這一並不昂貴又有效的抗瘧藥物,與科學家們的無私奉獻與通力配合是分不開的。與當下許多科研團隊相互閉鎖消息,保護技術機密不同,523專案中的科研工作者在定期的會晤中積極地交流最新的成果,實現資源分享。這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物資。同時,作為一個由國家主席、總理親自詢問的項目,它的調配是非常高效的,專案中不同的團隊負責不同的工作,同時又相互配合,有求必應,例如剛提取出的青蒿素結晶,很快就找到了團隊為其確定結構,這樣的高效協調,並不是一個自由渙散、自顧自發展的隊伍能夠實現的。

有人曾經質疑過,認為屠呦呦的獎項不是其個人的成果,而是團隊的。其實比團隊更重要的是團結,無私地團結。儘管受制於諾獎本身的制度限制(只能頒發給個人),獎盃只頒給了屠呦呦,但我們更應該注意到這一重大科技進步後面的團結機制。這一團結機制下推出的成果遠不止這一項,我們熟知的兩彈一星的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成功,都是這一機制的產物。

大眾的科學才是真正的科學

而這一科技進步的另一個重要推力就是大眾化。大眾化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根植於大眾,二是來自於大眾的經驗積累,三是回饋於大眾。作為一種古老的疾病,人類對瘧疾的記載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而瘧疾通常在衛生條件不好的地區傳播,所以底層的百姓更容易被感染,同時他們又是最沒有錢醫治這一疾病的。因此研製抗瘧藥物,其實本身就是個「賺名聲不賺買賣」的項目。用現在的話語說,沒有多少「市場效應」。「523項目」的順利推進,是與當時國家的力推密切相關的。

同時在草藥收集過程中,科學家們還大量閱讀了各地赤腳醫生們的治療記錄。因為赤腳醫生們出入田間地頭,拿到了最直接、最一線的材料,也借鑒了不少「土辦法」來治療瘧疾。這為科學家們拓寬思路、有效論證提供了不少幫助。科學技術是和一線治療工作緊密聯繫的。

在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成功提取並合成之後,這一並不昂貴的藥材很快在各地得到推廣,使得最普通的百姓都得到了治療。並沒有任何中間商壟斷某一技術以哄抬藥價。正因為是集體研究的成果,沒有個人來申請所謂「智慧財產權」,即便現在到處都是以藥為生的藥商、藥廠,也沒有人可以壟斷技術。青蒿素才得以真正造福於大眾,實現了這一藥品的價值。而科學家們的技術勞動也由此真正體現出了可貴之處。真正做到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時至今日,我們不但要看到獲得世界最高科學獎的科學家,更要看到這位女科學家背後整個團隊的奮鬥與努力,認識到是怎樣的團結無私的科研精神以及大眾化的科研體制才能促成這樣偉大的科技進步。有人在爭議所謂智慧財產權問題,認為這是團隊的成果不應由屠呦呦一人獨享。其實,當科學家心中是整個科學進步與人類福祉的時候,是一個人獲獎還是一個團隊獲獎並不重要。智慧財產權這種為了進一步獲取私利或個人名氣的「權利」也就淡化了。距離這項偉大的科學成就已經43年,如今我們的科學發展,需要向歷史汲取經驗,才能在造福大眾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歡迎關注「破土工作者」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