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學堂」事件,是一次學運嗎?相信直接參與的人都會矢口否認。「靜園聲音」的組織者說:「這也不算運動,運動這詞太敏感,就是活動吧。」
就設立「燕京學堂」所引起的廣泛爭議,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蔣朗朗說:「北大的傳統就是民主。如果沒有這樣的熱烈討論,就不是北大了。」對此,那些質疑或反對該項目、但卻被決策程序排除在外的師生校友,恐怕只能無奈無語。
「燕京學堂」是北大新近推出的教研機構,主要面向境外招生,提供精英化的一年制「中國學」碩士學位,原定選址主校園核心地帶的靜園六院。這個「超級學院」於今年五月啟動,師生事前多不知情。其後該項目在學科與課程設置、教育公平、建築保育、校園公共空間等方面,均遭強烈質疑。高峰楓、蘇薇星、毛亮等北大教師已公開撰文提出異議,著名校友學者甘陽、劉小楓也聯名發表長文反對。
此外,一個名為「靜園小組」的匿名在校學生組織,自發進行問卷調查,收集逾三千師生校友的意見,反對項目者近半,而反對選址靜園者則近九成。由三名校友創建的「靜園聲音」公共平台,公開徵集靜園記憶,聲明旨在「朝向專斷下可預見的失敗,為靜園做力所能及之事」。有學生身著靜園紀念衫在校內拍照,遭校園保安跟蹤攔截。靜園快閃照片中,多數在校生選擇遮掉面孔。徵集圖文的公告也再三強調「自願」和「保密」,確保參與者的「任何信息不對外公開,保護大家遠離校方強制話語的干預」。有關心學生的老師則勸說「保重自身、切勿衝動、否則可能付出慘重代價」——這幾乎讓人誤以為學生在進行多麼激進的抗爭。
媒體廣為報導後,北大已突然決定重新選址,但爭議未歇。當初支持選址的人認為,靜園六院是校產,只要跟足程序,校方如何處置,師生校友無權干預;耐人尋味的是,不少反對者也默認此一前提,僅在決策程序以外,或奔走呼號,或哀嘆緬懷。校方宣佈重新選址,便有不少評論認為這體現了「民主治校」。我很難想像,若港大要剷平中山階,或台大要徵用椰林大道,他們的學生會對「校園所有權」作類似詮釋嗎?他們的學生將怎樣挑戰校方的決策程序?對於選址以外更深層的爭議,他們會如何追究到底?
「燕京學堂」本是大學家事,諸多爭論,核心乃在「誰的大學」。延伸開去,則不禁令人追問,在大學與社會之間,學生應扮演怎樣的角色?
回顧歷史,我們會看到「五四」、「保釣」、「野百合」等關鍵詞。在它們背後,大學校園總是孕育學生運動的土壤。學生們帶著堅定信念走出課室,向社會揭露皇帝的新衣,問時代要一個公正曲直。學生身後,亦有老師的身影,或與之辯論,或給予鼓勵,更有校長如蔡元培,以身家為被捕學生作保。這些載入史冊的學運,也曾出現火燒趙家樓等過激之舉,但後世在記述、闡釋時,只要將公義與暴力區隔,褒貶併陳,仍無損學運精神。
如今在中國大陸,學運一詞卻成禁忌。箇中原因,眾所周知。官方對八九民運期間學生扮演的先鋒角色諱莫如深,不僅令紀念五四運動變成尷尬事,更處處以文革污名化當代學運。六四之所以為國殤,就在是非黑白顛倒。高壓之下,民眾被迫放棄真相,放棄堅持信念。因為恐懼,任何與學運沾邊的人事物,一概被貼上負面標籤,大學校園尤為草木皆兵。為防止學生暗中串聯,北大甚至遲至二零零零年,才陸續為學生宿舍安裝電話。
禁絕學運,或許多少維繫了穩定,但其禍之烈,卻在批判精神之喪失。當血氣方剛、本該不平則鳴的青年學子都畏與權勢較勁,憚於揭穿謊言,就不再對家國大事抱有「捨我其誰」的情懷,大學校園裡漸次滋長的學術腐敗、程序不公也統統沒了敵人。既然被排除在學校決策之外,學生就成了付費接受教育的顧客與過客,不再有份參與建設大學精神。如今,北大新聞發言人公然放出上述混淆「言論自由」與「民主程序」的話來,實在不足為奇。
高中時代,我曾讀過幾本憶述「老北大」的書,心嚮往之。本科,有幸就讀燕園四載,享受知識與散漫生活的同時,卻總覺得哪裡與我所嚮往的精神不符。讀研究生時來到港大,看多了學生勇於挑戰權力的事蹟,我才逐漸明白,所謂「北大精神」,分明就是一所正常大學應有的批判精神,以及包容批判的精神而已——這批判不僅囿於學術,更應指向社會。學生須在校園裡獲得言行一致的鼓勵,畢業時,方能帶著敢作敢當的是非觀念「出社會」。張銳輝是一九八九年在港大太古橋上寫下六四輓聯的學生之一,畢業後成為教師,多年來堅持與學生討論六四,並帶學生北上瞭解真實國情。二零零九年「公盟」創始人許志永被拘禁,曾到訪「公盟」交流的中學生鄭詠欣寫公開信質問國家總理法理何在,她便是張銳輝的學生。心懷公義,坐言起行,正是通過這樣的實踐,世代傳承。
厭惡學運者,總強調學生應安分讀書,不該浪費時間精力去做與學業無關之事。然而,大學本就是學生思辨與踐行「是非對錯」的園地。若學生對周遭的謬誤和謊言熟視無睹,單靠習題,真能在學業上辨明對錯?要學生遠離學運,其實正是割裂「做人」與「為學」。
今天,北大學生鍼砭時弊須擋掉臉孔,折射出的不是學生怯懦,而是這個校園不鼓勵批判、甚至懲罰批判者的氛圍。被閹割了學運傳統的北大,連帶失去了批判精神,更不再有包容批判的雅量。
圖片來源:「靜園聲音」人人網主頁「靜園快閃」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