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二週,香港市民除了關注較切身的彈劾特首梁振英議案,更多是關注我城百餘公里之外廣州《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兩岸三地的媒體人、網民、學者紛紛發起聯署聲明,本地立法會議員這邊廂「舉牌」彈劾大話特首,那邊廂上載支持《南周》的照片。一時間,Facebook等社交媒體被撐南周的消息淹蓋,關切程度有如身同感受。事件最新發展,是廣東省省委宣傳部作出讓步,同意撤銷「事先審閱」,算是遲來的小進步。但連著名台灣女藝人伊能靜在微博撐《南周》都被請「喝茶」,就知道這「承諾」是何其脆弱。
內地沒有新聞言論自由乃是「常識」,對當權者更是國之不能動搖之根本。偏偏南方報系及其他敢言媒體繼續打「擦邊球」,銳意拓闊那灰色地帶。《南周》一年一度的新年獻詞被篡改、微博被逼交出、記者醞釀罷工、官方傳媒把事件和「境外勢力」扯上關係,不願再啞忍的民眾都站起來,以行動和文字捍衛他們喜歡的讀物。在這之前,《南周》同樣致力透過報導守護他們的社會和百姓。一支筆,一份熱血,成就無堅不摧抵抗橫蠻的勇氣,甚至燃燒至港台兩地。內地沒有言論自由,不單是別人的事,也是我們的事。縱然政治制度社會文化不盡相同,甚至在生活溝通時偶有衝突,但這刻大家都連成一線,渴想自由和公義,向沒有民主自由的國家喊出「捍衛新聞自由」!
日益激烈的中港矛盾竟然無阻港人一面倒撐《南周》--可能只有還原「大陸人」面目模糊的印象,重新認清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不同,族群衝突危機才有機會化解。事實上,中港關係只會愈趨緊密,兩地居民如何相處,公民之間又如何結連,連串問號仍要繼續探索。
題外話,新《公司條例》限制公眾查閱公司董事資料,掀起會計界、工會、傳媒業等的不滿。政府提出的法例,只需議會的簡單多數便能通過。不過,致命的認真從來是港人抗爭精神,既然國民教育、扯卸政府西座可以撤回,何不繼續爭取說不直到最後一刻?好消息是,本地期望已久的公開資料守則及《檔案法》則露曙光,申訴專員公署會主動調查,正邀請市民提出意見,歡迎大家為完善本地政府文案紀錄出一分力,踴躍發言,截止日期是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