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署处罚“封口费”乱用药
昝爱宗
11月26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开处罚了山西矿难"封口费"涉案媒体及记者60名,媒体级别最高涉及中央政法委的《法制日报》,停刊整顿的媒体包括《山西科技报》《绿色中国》,停播或撤销的节目有中央教育电视台的《安全现场》和山西广播电视总台的《经济与法》,撤销《法制日报》山西记者站等多家媒体记者站及办事处,还吊销多人的记者证,把这些人列入黑名单,从此不得再进入新闻队伍。
这次,新闻总署处罚力度比较大,对"有偿不新闻"的真假记者、真假记者站将是一大威慑。如此力度,不知道是不是有最高领导人胡锦涛亲笔批示的权威才导致的结果。如果不是,那就说明新闻总署足以硬起身子骨,为败坏的新闻界整了一次容。
可是,当我看完新闻总署的处罚内容,觉得这个总署还是不对劲:只有处罚,没有奖励,新闻正义的天平总会失衡。
就山西矿难"封口费"事件看,真正有功、值得表彰的应该是《西部时报》署名"记者"和"通讯员"的真记者戴骁军,是他揭开了记者疯狂地争拿矿难封口费的真相,为什么新闻总署不公开表彰与奖励他呢?难道戴骁军的行为与党的新闻工作者形象不符?
我认为,此次新闻总署处罚令严重缺陷,对戴骁军严重不公。至少,新闻出版总署公开为戴骁军正名,并公开奖励他一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规的新闻记者证件,使他以后继续从事他所引以为荣的新闻调查工作——要说资格,戴骁军能文能武,摄影水平高超,行为端正,完全有资格当优秀记者,而且他用勇气和事实说话,已经获得了媒体人的广泛尊重和舆论的支持。
要知道戴骁军的行为,比新华社记者有价值百倍万倍。在山西,新华社记者多人收受过矿难业主的金元宝封口费,成为新闻界一大丑闻。从此以后,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的新华社记者,对于矿难,则是保持距离,敬而远之,不拿封口费也不采访报道,完全失职。堂堂新华社记者,却在矿难上丢弃记者责任,却让没有记者证的戴骁军横空出世,那么,这个新华社山西分社早就应该把牌子摘掉扔到茅坑里,重新做人,否则新华社记者在山西就不能混下去了,真记者都会自觉谴责新华社记者。
再回到新闻出版总署此次处罚的职责管理不到位问题上,仅仅就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处理60名涉案人员是不够的,仅仅公布涉案31.93万元封口费的绝大部分已经追回也是不够的,仅仅靠全国各地开展一次规范新闻采访秩序"百日"整治活动也是不够的,新闻必须法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制度保障是第一前提。在我印象中,2001年以来,新闻总署几乎年年都号称严厉打击假报刊、假记者、假记者站、假新闻,可形形色色的新闻派出机构,如以有偿新闻和敲诈勒索见长的媒体记者站、工作站、办事处、联络处比比皆是,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到新华社,真记者报道的假新闻接连不断,包括为三鹿毒奶粉隐瞒和歌功颂德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总不例外。为什么每年都是假新闻、假记者泛滥,总是治标不治本,年年反弹、年年走过场呢?为什么年年查处的问题记者站都没有《人民日报》的记者站,难道《人民日报》记者站比《西部时报》的戴骁军还正规?新闻立法为什么停顿了二十多年呢?我们看看戴骁军的行为就可以明白一切,真记者才能舆论监督,可我们的法律制度却保护不了真记者,就连新闻总署也歧视戴骁军这样的真记者,可见新闻总署从根子上都烂透了。
记者争先恐后地拿封口费,不光山西,别省比比皆是,比如最近披露的河北省矿难封口费,又给了新闻界一记重击。7月14日,河北蔚县李家湾矿井发生爆炸,35名矿工遇难,在矿主李成奎的金钱公关下,事故被瞒报。85天后,这起特大矿难被人揭发。据说,李成奎为打点各个部门花销了近2000万元。其中农业部所属的《农民日报》河北记者站站长和《现代企业报(原中国乡镇企业报)》记者涉嫌在"7.14"蔚县矿难中索取巨额"封口费"(人民网强国论坛传农民日报记者站长索要封口费20万元得逞)。该站长以发批评稿和发内参为威胁,在当地起码敲诈了政府和企业百万以上,这说明封口费又一次让总署蒙羞,令中央高层震怒。问题出在下面,根子还在上面。
这个根子就在上面的中央。戴骁军对矿难瞒报提出过这样的建议,改革矿难事故举报机制,比如民众"都能记住110、120、119,可有几个人能记得住矿难举报电话?为什么就不能设立一个老百姓容易记的号码?"有了方便的举报机制,"矿主没办法瞒报,假记者也就没有生存空间了。"此言十分有价值,可贵为新闻出版总署的柳斌杰等人,尸位素餐,了无作为。难道你们还等胡锦涛温家宝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手把手教你,你才能明白假记者的问题不在于出几个假记者,不在于拿多少封口费,而在于有必要清除假记者生存的土壤,有必要建立一个法治环境吗?假如新闻早日立法,能够保障公民民间办报,人人都可以办报当记者,再加上政务公开透明,舆论监督受宪法和法律保护,还会有矿难瞒报和假记者寄生的土壤吗?
"封口费"事件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就连高层也看不下去了,但是仅仅靠所谓深入开展中宣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提倡做一个党和人民信得过的新闻工作者,努力维护新闻的公信力和新闻记者的良好形象,不过是缘木求鱼,毫无意义的。新闻立法,迫在眉睫,必须动真格的,期望胡温顺应民意,拿出勇气和硬气来,联合民间力量,促进立法机关早日制定一部终结报禁的新闻自由法、出版自由法,依法保障新闻自由。届时,假新闻、假记者寄生的土壤就没有了,真记者、真新闻的舞台天地也就随之广阔了,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也就有了实际意义。